• 目錄
  • 簡介
  • 收藏

    閨閣之臣

    1、2、3、4、5、6、7、8、9隻小包子。 (禁慾帝王攻X淡泊美人受)談情說愛生包子為主,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輔。 虐文,慎入! 帝王儲澈離京一趟,回來時帶回了一襁褓小兒。金鑾殿上,帝王抱著小兒當著滿朝文武高調宣布:「朕之長子,璃國之儲君!」   小兒養於皇後宮中,帝後自少時成婚便無所出,前朝後宮自知帝後情深,對小兒生身之人未有猜測。   又三年,帝王次子出生,無不嘩然,何人躍於三千佳麗之上,承帝王之獨寵?

    第十三章(2)

    小說: 閨閣之臣 作者:子书挽风 字數:1699 更新時間:2019-09-22 11:32:25

    劉肅是現今璃國文壇最負盛名之人,自十九歲進士奪得狀元頭銜至今,已統領璃國文壇二十餘載,桃李滿天下。

    其兼任聚賢殿教授也已十餘載,入聚賢殿的儒生皆需得其首肯,風墨想入聚賢殿自然首先得過劉肅這一關。

    當劉棐帶著風墨跪在劉肅面前道出想進聚賢殿的想法後,劉肅可是整整一夜未眠。

    想去年風墨初到京城時,劉肅偶然讀到過風墨的幾篇詩文,詩如其人,委婉含蓄,清麗雅淡,別具一格。

    劉肅是惜才之人,那時便有意將其收於門下,只是念其是家中獨子,亦不像有心功名之人,此事便也就此作罷。

    風墨此時想入聚賢殿,劉肅本該欣然應下的,可因著他與天子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劉肅卻是猶豫了,於公於私,他都不想風墨步入廟堂。

    輾轉一夜,劉肅總算想了一個兩全之策,便是不教風墨入聚賢殿,但可收其為門生。

    有了這兩全之策,便也豁然開朗,洗漱後欣然入宮上朝,想著下朝之後再與風墨分析利弊,細細道說,好叫他心甘情願接受此事。

    璃國自建國,歷代先王重商抑農,重文輕武,不過百來年已弊端初顯。

    現今的年輕人,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安心挽鋤墾荒了,要麼執筆從文,要麼遊走買賣,將農耕視為下等低賤之事,更有甚者,覺得青樓花腰體面過鄉野村婦。

    太平之下,此本無可厚非,可古來犬戎之患不絕,國防不固,糧草不足,一旦犬戎犯關,必傾巢而覆。

    天子深謀遠慮,居安思危,自登基便推行了一系列舉措,勢必要扭轉當下局面。

    今日朝會,天子宣布改革稅令,要將商稅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升三層,田賦降兩層,竟有半數朝臣持反對意見,旁徵博引,極力阻撓,氣得天子龍顏鐵青,當堂拂袖而去。

    朝會後劉肅被單獨宣進了御書房,本以為天子又是要拐彎抹角打聽某位的事情,哪知才進御書房,三尺之高的奏摺就被儲澈「啪」地一股腦扔了過來,如雪片般「簌簌」堆到了腳邊,嚇得劉肅撲通跪了下去。

    只聽儲澈冷聲說:「自朕登基,每要做一件事,必有無數人阻撓,朕要修固長城,他們說勞民傷財;朕要精簡百官,他們說有失人心;朕勸課農桑,他們說違背祖志。這天下到底是朕的,還是他們的?」

    劉肅渾身冷汗直冒,哪裡敢接話。

    不過須臾,儲澈又道:「滿朝奉你為恩師,尊你為閣老,你且瞧瞧你面前的奏章,那些極力阻撓朕的,有多少是你劉門學子?他們出自劉門,沒有學得什麼真本事,倒是個個鐵齒銅牙,凡事都能講個頭頭是道,好像無論朕做什麼都是錯的,勸課農桑是錯,富國強兵也是錯,劉大人好本事!」

    教不嚴,師之惰,劉肅絲毫不推脫責任,伏地而拜,「微臣有罪。」

    這一拜,儲澈怒氣消了不少,點名道姓提出了幾個典型之輩要他去做思想工作,這才賜座奉茶。

    君臣閑話了一番,儲澈提到了微服私訪之事,說:「朕南下之時,路經紫桑郡的白骨鎮,那裡確實是人間少有的桃源之地…」

    劉肅心下一個咯噔,就知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再多的彎彎道道,終還是要繞回原點。

    不做言表,豎耳靜聽。

    儲澈說:「朕有幸識得當地一位頗負盛名的長者,後來才知那長者曾於先皇是供職宮中,聽說與劉卿你是舊友。」

    劉肅是著實佩服天子的演技,明明早已將人家的兒子都拐來了,卻還在裝模作樣,雖然不屑這種行為,但又不得不配合:「陛下說的多半就是北睞了,我二人的確是多年至交。」

    難得儲澈沒有再演,而是朝候在一旁的御前太監張朝淵遞了個眼神。

    很快,張朝淵雙手捧著本黃紙包封的書本來到了劉肅跟前,「劉大人請過目。」

    劉肅猶豫接過,首頁有「農人雜論」,略有不解,「這是…」

    儲澈道:「此書是長者辭官回鄉後,集合多年耕作經驗所書,中有詳細的最新桑蠶飼養和水稻種植之術。書中所說的子母稻,據朕所知,其產量是現今雙季水稻的四倍,且水陸皆宜,如果推廣至璃國各處,必惠及天下萬民,八方永無腹飢者。」

    劉肅眼眶潮濕,雙手微微顫抖,「北睞當年棄官而去,微臣著實痛惜不解,卻原來是誤會他了。」

    「人各有志,大智大能者未必只在於廟堂。」

    劉肅抹著眼眶連忙起身而跪,「臣失儀了。」

    君臣就《雜論》又細論了一番才依依拜別,劉肅前腳尚未跨出御書房,儲澈忽又道:「長者有一子風墨,與朕略有幾分交情,現居於劉府,還望劉卿多加照拂。若他有意登科入仕,朕希望劉卿能看在朕的薄面上助他一臂之力,切莫多加阻撓,自—作—主—張!」

    「臣…遵旨!」劉肅只覺雙腳重如千斤,舉步艱難。

    落雪無聲,暗夜輾轉,羅衾徹骨寒。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頁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