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3)
小說: 閨閣之臣 作者:子书挽风 字數:1665 更新時間:2019-09-22 11:32:25
京師四大學館:國子監、太學、四門學、聚賢殿。
皇子皇孫就學國子監;五品以上官僚子女入太學;八品以上入四門學;聚賢殿則多為璃國各郡縣平民儒生。
因著資蔭關係,劉棐自然是不可能與風墨同在一處的,好在聚賢殿與太學館相距不遠,二人每日一同出門,傍晚再相約一起回劉府。
這人一旦發奮圖強起來,著實叫人不寒而慄。三更睡五更起,用個膳都嫌浪費時間,就連上茅廁也書本不離手,一副不拿下狀元誓不罷休的架勢。
劉棐生怕風墨累垮了身子,多次強調勞逸結合,風墨哪裡肯聽,劉棐無奈之下只好每晚偷偷往他茶碗里加入些許蒙汗藥,看著他睡趴在桌案上,再親自將人送入床榻。
風墨白日里的強笑歡顏,也只有此時才會土奔瓦解,會在夢裡呼喚長輩和孩兒,會流淚啜泣,劉棐看得心疼,每晚都要在床前守到夜半三更。
夜半同處一室,難免會胡思亂想,有時甚至會不切實際的想,如果當初他能早一點頓悟,眼前這人只怕已是他劉家的媳婦兒了,那半歲小兒也只會是他劉家的血脈…
…
京郊有兩河,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兩河抱臂環繞京師,是為護城之河。兩河源自京師北面的天祿山,亦稱玄武之山,白虎河出於其陰,其流終年冰寒;青龍河出於其陽,是為暖流。
今年雪來得早,寒月未完便已是大雪紛飛,書童多樂不耐嚴寒,一病不起。風墨哪裡還有讀書的心思,衣不解帶的侍候床前,差不多大半個月才總算將多樂的小半條命撿了回來,好在童子年輕力盛沒幾日便已是生龍活虎。
失而復得,風墨不敢再掉以輕心,得空之時多陪伴在側,若無大雪,偶爾也會出府走動。
冰雪天氣,青龍河上卻是畫船如織,好不熱鬧。主僕二人三兩銀子雇了一條不大嶄新的畫船,順河漂流,品酒觀景,倒也不失愜意。
船夫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斗笠蓑衣,皮膚微黑,愛笑多語,很快便與主僕二人暢聊起來。一邊劃船,一邊指了指霧氣氤氳的不遠處,高聲說:「公子瞧見了嗎,前面便是兩河交匯的朱雀湖了,因湖水一半暖一半寒,也有老百姓喜歡叫它陰陽湖。」
「陰陽湖?」風墨啞然失笑,問道:「兩河交匯,湖水該是不冷不熱才對,怎會說是半暖半寒?」
船夫笑道:「不怪乎公子不知,想必是剛來京師不久,這朱雀湖的湖水確實是一半暖一半寒。」
風墨微怔,「莫非湖中有堤相隔?」
船夫搖頭,「時常有人如公子這般問,可湖中確實沒有任何阻隔,公子若不相信,呆會兒親自去瞧瞧就知道了。」
兩河交而不容,風墨百思不得其解,又問:「可知是為何故?」
船夫再次搖頭,「誰曉得呢,幾萬年來就是如此,老百姓早就見怪不怪了。」
風墨游神之際,畫船已緩緩駛近朱雀湖。有絲竹管弦之樂入耳,循聲而望,不遠處有精美畫舫,船身貼有七彩祥雲浮雕,船頭立著幾個有說有笑的粉衣女子,不時打鬧嬉戲。
只聽船夫微嘆一氣,「多半又是哪個官老爺在此飲酒作樂了,瞧瞧那些女子,大冬天的穿那麼點丁兒,怪不嫌冷!」
風墨對這心直口快之人越發有好感,笑笑說道:「女兒家好美,倒也無可厚非。」
船夫搖頭直嘆,不敢苟同。
這時,正在船頭玩鬧的女子忽有一人不慎掉落水中,嚇得個個花容失色,尖叫不止。
風墨亦驚,剛起身,只見立在船頭的多樂已一頭砸進了湖中,「公子,我去救人!」
風墨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卻被船夫一把拽住,「公子莫去,前面是寒流,下去會沒命的!」
風墨心下重重一沉,大叫了一聲「多樂,回來!」拂開船夫的手亦縱身跳了下去。
多樂攬住落水女子之後便朝畫舫游去,游到半途突然開始下沉,風墨大驚,快速朝二人游去。尤記得小時候,可一連數個時辰在飄零河中與魚兒同戲,此時體力卻是大不如前,只是不知是數年未下水之故,還是懷胎產子之故。
到底還是游到了二人身邊,原來是多樂被東西絆住了雙腳。風墨屏氣沉入水中成功解開了拴住他的水草,亦瞧見丈餘外有巨大漩渦團,不無心驚,心想這多半就是那船夫所說會沒命的原因所在了。
並無閒情逸緻去探究這湖水是不是真的半冷半熱,攜著二人朝畫舫游去。
在眾女子七手八腳的拖拽下狼狽爬上畫舫,落水的女子當即趴在地上哇哇吐個不停,吐過之後與一眾女子抱頭痛哭。
女兒家哭哭啼啼的本事風墨是早就見識過的,見女子無礙便打算與多樂悄悄撤離,轉身之際被人喚住,「公子救了我家姐妹,我等還未來得及感謝,公子這便要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