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2)
Story: 闺阁之臣 Author:子书挽风 words:1610 Update time:2019-09-22 11:32:26
一晃六月,轻衣不耐炽阳。
储澈的身子倒是一日好过一日,风墨却是日渐面黄肌瘦。
那日与孟后在重华宫外偶遇,孟后瞧见他的面色很是惊讶,遂问:“风大人脸色怎的这般不好,可是哪里不妥?”
风墨摇摇头说:“多半是近来天气太热,并无甚大碍,有劳娘娘挂怀。”
孟后仍不放心,嘱道:“身子最是马虎不得,风大人回府之后记得宣个太医瞧瞧。”
风墨躬身应“是”。
三日后,风墨刚下朝,未至午门便被永华宫的侍者拦住了去路,恭敬说:“太傅大人且留步,皇后娘娘有请。”
说来已是月余未见孩儿,倒不是狠心,刘棐如今拜至五品太子洗马,全权负责教授太子事宜,时常伴太子左右,却仍不待见风墨,见面如仇敌,风墨如何能不伤心?再加上孩儿避他如蛇蝎,平时思念孩儿时,最多只敢躲在不起眼的角落偷偷看上几眼,着实悲凉。
孟后亲邀,自是不能拒绝,却又害怕看见刘棐与孩儿冷漠的眼神,想见却不敢见,甚是矛盾。
侍者多半是看出了风墨的顾虑,宽慰说:“殿下一早去了太后娘娘寝宫,傍晚才能回来。”
风墨扯出一抹苦笑,“有劳了,走罢。”
来到同德殿,孟后很是自然的拉过他的手一同坐到食桌前,说:“前几日瞧见你面色不好,本宫实在放心不下,怕你一人独居府中不会用心吃食,今日特意请御膳房为你做了几道菜肴,你且吃过再回府。”自顾宣了宫婢上菜,又接着道:“以后下完早朝,你便都往本宫这里来,一来也算陪陪本宫,再者…你总不能一直躲着应儿。”
风墨愧疚难当,他不仅霸占了本该属于这女子的恩宠,而且从未顾及她的感受,心安理得将孩儿留在她的身边,连忙伏地而拜,“臣…愧对娘娘厚爱。”
孟后连忙将他扶起,柔声说:“莫要胡思乱想,你是陛下心里的人,便也是本宫心里的人。”
风墨浑身一震:“娘娘…”
孟后坐回原位,叹息一声,垂眸道:“其实,本宫也是有些私心的…”稍顿须臾,继续道:“陛下本有宏图大志,开疆扩土,创繁华盛世,可如今,竟为了你抛却帝业,性命不顾,本宫身为帝妻,如何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可本宫不过一介妇人,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替陛下照顾好你,希望你能看在本宫的几分薄面上,安心留在这皇城,叫陛下永无后顾之忧,成就千秋功业。”
有道是巾帼不让须眉,孟后一番话直教风墨一介男儿无地自容。孟后心里装着天下,可他心里只装着个人得失,孰优孰劣,孰恶孰善,一眼即知。
整好菜肴上全,孟后拾起勺子往瓷盅里缓缓添着汤汁,叹道:“抛开诸事不论,其实自第一次在朱雀湖见到你,本宫打从心眼里就喜欢你…本宫本有一同胞亲弟,十五岁时不幸染疾而亡,如果还活着,今年亦正好到加冠之年…多半因你二人年纪相当,本宫每次见到你,都会不由自主想起他…”
惊觉不该将活着的人与亡故之人相提并论,连忙拭去眼角泪痕,舀了满满一盅鲫鱼汤递到风墨跟前,自责说:“你瞧本宫,不该在用膳时说这些的。来,且先喝碗汤。”
风墨向来最见不得生离死别之事,听来心里并不好受,本想说几句安慰之语,不料一股鱼腥钻入鼻腔,当即起恶心烦闷之感。捂着胸口堪堪压下不适,起身说:“臣早膳吃得太饱,此时无甚胃口,望娘娘见谅,容臣告退。”
“怎么了,可是不合胃口?”
风墨来不及应答便匆忙奔出房门,一出门槛,俯于廊下作呕不止。
孟后紧随而出,大惊:“这是怎么了?玉蝉,快请御医!”
呕过一阵浑身无力,两眼昏花,拭着额上岑岑汗珠有气无力地说:“多半是昨夜受了凉,并不打紧,娘娘不必惊动御医。”
孟后拧眉说:“吐这么厉害,哪里像只是受凉,快回屋躺着,本宫让人去请陛下过来!”
听说要请储澈,风墨无端慌乱,不顾阻拦慌张跌撞而去。
径直出了午门,又扶着宫墙好吐了一番,身兼护卫与车夫两职的李迈迎了过来,关切道::“大人哪里不好?”
竟是连开口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摇了摇头,由李迈稍稍搀扶住一只手臂摇晃走向马车。
眼瞧着要到国公府了才稍微活过来一些,挑帘对李迈说:“我们暂时不回国公府,去西市薛太医宅中。”
李迈说:“大人身体不适,不妨先回府中歇着,卑职去将薛太医接到府中来。”
“不必。”风墨道:“便依我所言。”
“是。”遂调转马车,往西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