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3)
小說: 閨閣之臣 作者:子书挽风 字數:1457 更新時間:2019-09-22 11:32:26
事別兩月之後,風墨總算是見到了心心念念之人,耀眼明黃難掩蒼白面容,風墨豈能不心疼,主動投懷送抱,無語哽咽。
無聲相擁,久久不分。
良久,風墨才從儲澈的肩頭直起身來,雙手捧住了儲澈的臉頰,紅著眼眶細細凝望。
滿腔思念,無從訴,開口言不由衷:「陛下何故將我父子二人拋於此處不管不問?」
儲澈的大掌覆上了風墨隆起的腹部,輕微嘆息了一聲,啞聲說:「對不起,朕讓你受苦了。」
風墨眼眶一酸再次抱緊了儲澈,哽咽說:「是惜鸞…拖累了陛下。」
儲澈一遍遍拂過風墨的墨發,輕拍脊背,「說什麼傻話,你要永遠記得,你是朕的心頭寶,朕無論做什麼都是心甘情願,以後萬不可再如此說!」
風墨當即涕淚橫流,真真覺得這是有生以來聽過的最順耳的話了。
涕淚未幹,二人便親在了一處,唇齒糾纏,翻攪不休。顧不得牢門外還有一眾獄卒便剝衣相貼,丹穴游鳳,單單一次,便耗了個把時辰,絲毫不顧及傷體孕身。
儲澈多半也覺得自己玩得有些過了,將人兒好生攏入懷中,一會兒拍背,一會兒撫胸,一會兒又是揉腹,「朕該死,下次再不如此了,便原諒朕一次可好?」
風墨似被抽幹了靈魂的軀殼,滿臉死寂一語不發。
事實證明風墨絕對不是個有志氣的人,前半夜還拒人於千里之外,後半夜便假裝睡意主動鑽入了某人的懷抱。
儲澈心裡得意,也不點破,順勢將人兒箍緊,心滿意足地睡去。
風墨心裡記掛著劉府之事,可因夜裡胡鬧,再醒來時儲澈已經離開,並無詢問之機。好在九王儲洛晌午時駕臨,這才得以開口。
儲洛就二人夜裡過於忙碌無暇顧及他事打趣了一番,這才嘆息道:「劉老是染疾暴斃,前後統共不過三日,一代賢良說沒就沒了,實在是可惜!」
風墨聽後心口悶哽,寄居劉府的那段時日,雖與劉老無深交,但每每遇見,劉老總少不得要噓寒問暖一番,是個和藹的長者。
對老人也始終心存感激,他與儲澈的幾多牽絆糾葛,便源自數年前老人的花甲壽宴。
若無當日花甲宴,哪來今日兒繞膝、共白首。
身陷囹圄,腹有珠胎,不能親送老人最後一程,遂素食一月,以悼亡人。
儲洛不無嘆息地說:「你這人倒是重情重義,對不相幹之人尚能做到如此地步,怪不得皇兄對你死心塌地的。只是你好歹也顧及顧及你腹中那小的,再這麼下去,只怕要營養不良了。」
雖是這般說,腹中胎兒卻是突飛猛進,月余後便撐滿了羅帶,儲洛再嘆說:「嗯,看來這小鬼喜好吃素…」
…
這日,地牢來了一意想不到的客人——劉肅。
風墨始料未及,寬袖堪堪遮住隆起腹部連忙起身相迎,欲行師徒叩拜之禮,被劉肅抬手阻止,「虛禮而已,你身子不便,無需如此。」
風墨面露赧色,一時拘謹。
劉肅望著他道:「為師不日將離開京城,今日特意來看看你。」
風墨一震,「世叔要到哪裡去?」
「先扶父靈回鄉,而後將赴凌霄郡上任。你我師徒今日一別,只怕再難有相見之日。」
風墨猜測是失父之痛叫劉肅生了要永離京師的念頭,不由自責沒有督促儲澈早日下達將劉肅官復原職的聖諭,沉默一陣,竭力挽留:「世叔心繫萬民,心系陛下,只有留於京師方能得嘗夙願,何況謙孺、子瑜,皆在京中,世叔如何捨得?」
劉肅負手仰頭望著一方石頂,嘆道:「既為柳絮,何懼飄零,自當隨風而去…夫妻尚有要分離之日,何況父子,不過早一日晚一日罷了。」
沉默須臾,又道:「只是…為師有個不情之請…」
「世叔請說!」
「棐兒、佑兒資性端正,只是來日方長,宦海難測,若他日他二人不慎有行差走錯,惹怒聖顏,望你能賣為師幾分薄面,酌情護一護他二人。」
臨別託孤,風墨自知挽留無望,心中傷感,重重點頭。
又閑話了一二,劉肅這才起身告辭,臨出門前盯著風墨虛虛掩住的身形長嘆了一氣,說:「你本有驚世之才,若有可能,為師還是希望你不要辜負了這滿腹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