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3)
小說: 閨閣之臣 作者:子书挽风 字數:1737 更新時間:2019-09-22 11:32:25
有道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風墨之所以還能理直氣壯,不過是因為尚有一去處,便是聚賢殿的寢舍了。
聚賢殿寢舍分上、中、下三等,這沒錢的自然就只能住下等寢舍了。
每個寢舍六張床,雖是擁擠了些,但貴於幹凈整潔,比岳白那烏漆麻黑的屋子不知要強上多少倍。
唯一不好之處便是舍內不能置火盆,大冬天的真是冷得要命。
住下等寢舍的多為貧寒儒生,像風墨這般穿著體面,還帶書童的實為稀有,自是很快就成為眾人爭相觀賞的對象。
每天都有諸多人找諸多理由往風墨所在的寢舍轉悠上一兩圈,這沒幾日就將門檻踩破了。
此事自然少不得會惹同寢舍個別人的不滿,可風墨自己也是很苦惱,試問誰會希望被當作物品一般供人觀賞呢?
最最苦惱之事,包袱中的衣裳、用物時常會不翼而飛,就連銅錢也不見了兩吊,害得多樂夜晚睡覺都緊緊捂著最後兩個元寶,生怕又飛走了。
有人建議風墨報官來徹查此事,風墨想了想搖頭道:「定是有人比我更加需要這些東西,才會不得已而為之,算了吧。」
那人聽後只搖頭嘆氣,心想若非此人有幾分天姿國色,定是要被封個天下第一傻的。
紛亂俗世,哪有什麼好人壞人之分,只有聰明人和傻子。行善積德,那是傻子才會做的事,人人只相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踏破門檻的事傳到了聚賢殿各個教授、博士的耳中,覺得此事影響實在不好,圍爐商討後決定為風墨調換寢舍,最終調到了只有三張床的中等寢舍。
風墨不想平白佔便宜,奉上了最後二兩銀子,卻被告知銀錢已被他人代交,細問之下才知那人是閣老劉肅。
因已應下了劉夫人,風墨不能親自上劉府去拜謝,好不容易某天在聚賢殿偶遇,風墨特意提了此事,卻被劉肅婉拒了謝意。
劉肅親自過問了風墨的學業,卻隻字未提他搬出劉府的事,亦未提劉棐,風墨想問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寢舍里其餘二人皆與風墨年紀相當,卻都是沉默寡言之人。
一人模樣老實,一心只讀聖賢書;另一人稍顯精明,長相也頗為出眾,卻給人一種凡夫俗子入不了其法眼的距離感,隱約聽說是某某郡某富甲一方之子。
此人帶有一貼身小廝,亦是精明能幹得很,做事手腳麻利,看得多樂心生羨慕。常捫心自問,同是下人,為何別人心靈手巧,自己卻是笨手笨腳、獃頭愣腦?莫非是水土不同?
細細觀察了數日,最後模糊得出一結論:這下人的性格多半還是與主子性格有關。
…
春闈在來年的二月初九,從今日算起只有兩月不到的時間。
風墨又拾起了當初的打算,便是要考中進士入朝做官。不為別的,只是想離自己的孩兒更近一些。
他不相信儲澈那種手段百出的人能成為一代明君,更不相信他能教出賢明的孩兒。
養不教,父之過。他是孩兒的另一個父親,教育重責是不可推脫的。
至於跟儲澈的未來,他不敢去想,何況是不會有未來的。
儲澈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將天羅地網撒到世間每一個角落,他總能有逃出生天的那一天。此時選擇留下來,只不過是看在孩子的份上。
日子和之前並無多少差別,自如意樓那一夜之後,儲澈沒有再找過他,這讓風墨不禁有些納悶。他不過只離京一夜,這人就鬧出那般大的動靜,這會兒怎麼沉寂了呢?
到底是堅信他不會再跑一次,還是自信他逃不出五指山?
並沒有刻意避之如蛇蠍,只要儲澈不過分為難,偶爾見上一兩面也不是不可以。當然這話只是隨便說說。
臨近春闈,聚賢殿的氣氛很是緊張,儒生們個個鑽頭覓縫的讀書,挑燈夜戰到四更、五更,有的甚至徹夜不眠。
風墨可不甘落後,別人為功名利祿尚且如此拚命,他為了孩兒哪有不努力的道理?
只是畢竟是生過一個孩子的人了,比不得那些身強力壯的人,別人能挑燈夜戰到四更、五更,他最多能熬到三更。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勞累過度,這日還未下學,腹內驟然疼痛如刀絞,竟當著滿堂儒生的面疼得昏死了過去,害得眾人七手八腳地將他抬回了寢舍。
將醒未醒時感覺到有人在溫柔撫摸自己的額頭,奮力撐開眼,熟悉俊朗的眉目映入了眼簾。
「醒了?」
「陛下?」不太清明的眸子將眼前的人盯了良久,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蔫蔫問:「你怎麼會在這兒?」
難得儲澈沒有冷嘲熱諷,輕撫風墨的臉龐說:「你都暈倒了,朕如何能不來?」
風墨說:「我沒事,多半是這幾日有些累了。」
儲澈將手掌放於風墨的腹部輕柔了幾下,問:「肚子可還疼?」
風墨搖了搖頭:「好多了。」
有侍女端著藥碗走了進來,儲澈接過,一手將風墨輕柔抱起,說:「把藥喝了,今晚朕不走了,留在此處陪你。」
風墨一口一口喝光了藥,抬眼四處打量,這才發現身處如意樓凝香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