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小說: 閨閣之臣 作者:子书挽风 字數:1940 更新時間:2019-09-22 11:32:25
折柳送君去,長亭話別離。
古來十里長亭都是人們依依話別之地,被文人騷客賦予了多少凄婉神秘的色彩,可今日的城外十里亭卻是人山人海,哪裡有半分神秘、半分凄婉!
風墨與多樂面面相覷,著實不解此情此景。
從來不乏自來熟的人,呲著一口黃牙湊到二人面前,「喲!瞧瞧這是哪裡來的仙兒,莫非也如我等凡夫俗子,來沾這天家福氣的?」
「天家」二字叫風墨心下猛然一跳,忍著滿鼻濁氣禮貌問道:「敢問小哥,今日是何特別日子,此處怎會有這麼多人?」
聲如其人,醉人心脾,滿口黃牙的男子霎時有些飄飄然,「公子莫非不知今日是冬至時節?」
「自是知道的,只是…與天家何幹?」
男子故作神秘的往風墨耳邊湊了湊,一張大嘴得意得差點沒裂齊耳根,壓低聲音說:「公子有所不知,今日是天子前往鳳凰山太廟祈福的日子。依照規制,帝後要在此處停玉攆,而後步行上山。」指了指不遠處聳入雲端的山峰,「喏,前面就是鳳凰山了。」
又說:「聽說天子此次會帶剛出世不久的小太子一同前來,我等候在此處一為仰望天顏,二來也順便沾沾小太子的福氣。」
風墨聽來手腳發麻,心跳得片刻不歇,既期待又害怕。
正午,帝王儀仗浩蕩而來,鼓樂喧天、車乘相銜、前呼後擁。
眾人自覺分作兩邊,不命而跪。
風墨隨眾人同跪,偷偷仰起頭,整好瞥見那熟悉的身影,黃袍旒冠,英氣逼人。
心口猛然一痛,分離數月,暗夜孤枕,思念錐心,奈何雲泥有別。
只見他回過身,俯首從玉攆中牽出了另一人,鳳袍花冠,輕紗敷面,懷中黃褓分外刺人雙眼。
微風挑起面紗的剎那,風墨頓覺四肢發涼,天旋地轉,這世間當真有如此湊巧之事,眼前高不可攀的一國之母,竟是那日畫舫中的婦人。
盯著那黃褓,風墨眼眶生疼。
太悔!那日孩兒近在眼前,他竟全然無覺,就這麼白白錯過了。
夫妻攜手而行,眾人起身跟隨,只有風墨跪地不起,虧得滿口黃牙的男子與多樂以身相護,才免去被人流踏成泥濘的後果。
多樂不及風墨眼力,沒有一眼看出面敷輕紗的皇後便是那日畫舫中的美麗婦人,倒是最先看見隨在御駕旁一模樣靈秀出挑的宮婢。
便是那日與他相約在此處歸還衣物之人,他還親切謂之阿姊,只是不知這一切是有人故意為之,還是巧合使然。
衣裳到底沒有歸還,平頭百姓哪裡能有機會靠近天子儀仗。
主僕二人沿路返回,各自無言。
風墨回到劉府便纏著劉棐同桌對飲,三杯不過便人事不知,大睡了三天三夜。
三日後醒來便著多樂收拾行囊,打定主意要回家去了。
劉棐久勸無果,只好妥協說:「你走了,我隻身留於京師也無甚意義,便隨你一道而去,從此閑雲野鶴,倒也逍遙自在。」
此話湊巧傳到劉母耳中,哭得肝腸寸斷。
…
天不遂人願,冬至之後暴雪不斷,行程自是被耽擱了下來。
風墨再不碰書,每日將劉家小兒蹭來摟抱,不懼破費給小兒添衣加物,很快便將小兒收服服帖,不要爹娘只要風墨,好幾個夜晚都是在風墨屋中過的夜。
劉佑夫妻倍感苦惱,覺得再這般下去兒子便要成別人的了。合計開了春便著媒婆為風墨找門親事,早日成婚生子的好,免得他老惦記別人家的兒子。
這日,御前太監張朝淵親臨劉府,說是代天子以問諸臣,卻是兩手空空,兩袖清風。
劉府也不敢不接待,備酒下宴好一番破費。
堂堂御前太監,活像幾十年沒有弄得酒喝,一杯又一杯,沒完沒了。酒飽飯足,仍不離去,借著點酒性東拉西扯,不時誇讚個別大臣生性慷慨,酒香茶好。
劉肅拉不下臉面,只好又命人將私藏已久的雲霧茶燒了兩壺送來。親眼看著張朝淵咕嚕兩口便喝了個精光,心如刀割。
好茶飲盡,張朝淵這才拍著肚皮起身,劉肅連忙起身拱手:「恭送張公公!」
張朝淵擺了擺手,說:「不急,難得咱家出宮一趟,劉大人便與咱家四處走走如何?」
「這…」劉肅十分為難,「天色已晚,天黑多路滑,張公公還是早些回宮去吧!」
張朝淵打了個嗝,說:「不晚!不晚!咱家就隨便轉轉,保管耽擱不了回宮的時辰!」
劉肅臉皮厚不過他人,只好捨命奉陪。
張朝淵多半是真的醉了,在劉府中四下亂竄,一會兒從前院竄到後院,一會兒又從東院竄到西院,劉肅攔都攔不住,後來竟生生將一個大活人弄丟了。
別的倒也不擔心,就怕酒後瘋癲之人一個不慎一腳踩進池塘里,憋出個好歹連累了劉府上下。
想到此處劉肅不禁額冒虛汗,命數十家丁把各院池塘翻了個遍,就連各個茅坑亦沒落下。
久尋無果,劉肅不得不將此事稟入宮中,卻被另一御前伺候的太監告知:「張公公戌時便已回宮,無甚大礙,劉大人儘管放心!」
劉肅一顆心總算落回了肚裡,猜測會些功夫的張朝淵多半是翻牆出的劉府。
此事少不得要成為下人的談資,三五成群各顯神通,在前院客房負責掃灑的小廝冷不丁冒了一句:「我在前院也看見張公公了,他進了風墨公子的屋子。」
年長的僕人當即一腦掌扇了過來,「這麼重要的事怎的不早說?」
小廝捂著臉頰熱淚打轉,「那是天亮時候的事了,小的以為…張公公是太黑才丟的。」
此事自然沒有瞞過劉肅,著實氣得不輕。
畫蛇添足、把人當猴耍,實屬天子慣有的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