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簡介
  • 收藏

    太白野史:一人足成書

    原名:《一人足成書》 我喜歡酒。 因為一個女人我戒了酒。 我喜歡劍。 因為一個男人我放棄了劍。 後來我在妓院里喝起了酒。 在人前舞起了劍。 交了一個酸朋友。 再後來, 人們都記得一個凄慘的文人。 再沒有人知道一個落魄的劍客。 非歷史向,考據黨慎入。 本文又名為《李白和他的摯友不得不說的故事》或《求李白大魔王放過我》😂

    (二)劍:月圓夜,倚劍探真相

    小說: 太白野史:一人足成書 作者:朕可萌 字數:1118 更新時間:2019-09-22 06:42:18

    開元十七年,春。

    正月十一。

    李花早早便打了滿樹的花苞正含苞待放,微微的青綠之煙上像是墜了漫天星辰。

    李太白抬手壓下一枝李花,嫩白的顏色映入眼瞳,心底便又憶起自己年少時作的一句詩,「李花怒放一樹白」,多富有朝氣與生機的詩文,怎的後來就覺得滿樹的白顏色過於單薄凄涼了呢?

    大抵還是因為心中葬了個需要祭奠的故事罷。

    嗤笑一聲,鬆了青皮的枝,李太白歪倒了手裡的酒罈口,將裡面的酒水盡數倒在身前的李樹地上。

    每年李花將開、盛開時他心底都會格外想念被他葬在這裡的一個朋友,估計是時間還不夠久,歲月還未能磨平太多堅銳至深的情感,所以每到這時候或者月圓夜他都忍不住去悼念他他這個朋友。

    灑完了祭酒,李太白有些孤單的又坐在樹下自言自語了會兒。話里的內容無外乎近況,比如,許青諳同他依舊如兩年前時那般形同陌路,比如自己這一年都在安州以詩會友,比如許青諳這些時日同隔壁的王木匠似乎格外的熟絡,隔三差五的便要送些東西過去,再比如自己現在再也不能陪著誰痛快飲酒……

    說完李太白忍不住咧著嘴毫無形象地笑了起來,道:「影之啊,你不在了,孟浩怕是再不願見我了,王十二這傢伙也不知這兩年去了何處,連個音信都沒有,我啊,成了孤家寡人一個,只能窩在這安州蹉跎年華……」小心地避開了「死」字。

    但是這空山卻也只有李太白一個人的落拓之聲。

    沒人回答的。

    ……

    李太白方回了安州自家的宅院便迎著了提著新麗羅裙正跨著門檻打算出去的許青諳,彼時娘子面上春光還未散盡,一見著他卻僵了臉上如花的笑容,神色冷淡的往後揚了揚下頜,冷聲道:「榻邊的矮床上有你的信箋。」說完許青諳也不等李太白回話便邁著碎步,形容微惱地走了。

    李太白自嘲地笑了笑,卻無心去管許青諳的雜事兒,且不說他自顧不暇,他自覺還是與許青諳兩不相幹才對彼此都為妥當。

    一邊思考是何人會給自己寄信,一邊腳步不停的便到了矮床邊。上有兩封信箋,一封是以上好的洛陽紙包皮兒,上面「李白親啟」的字跡自然恣意,疏蜜雲停、又有靈動之味,李太白看著便知了是誰所寄。

    皺著眉頭苦笑了聲,李太白感慨,時隔一年卻沒想到這人還會給他寄信。

    撇開眼又去看旁邊擱著地另一封,那是一枚銅錢樣式的密信。李太白心中微有詫異,自己都休息了兩年了,沒想到一笑還是鍥而不捨的給自己送生意。

    李太白斟酌了下,信手拿起那青灰的紙,以特有的複雜方式拆開了信箋。

    不大的紙面上只有寥寥數語,「隱士庄,衛風……」還有便是酬金。

    李太白看著那名字心裡像是被重重落下一擊似的,揪心地疼了兩下才被強自平定。衛風?他不是已經死了麼?這在江湖上都已經是蓋棺定論的事兒了,莫不成那衛風還詐屍了?

    李太白攥緊了紙團,望著窗邊插在瓶里的白色李花,春色慾滴,他心中紛亂不安地想,這次……怕是必須走一趟了。

    *孟浩然開元十七年在洛陽待過。

    Email
    lovenovelapp@gmail.com
    Facebook主頁
    @Lovenovel
    Twitter
    @lovenove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