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道士歸山
小說: 我想提刀北上 作者:白云碎 字數:2275 更新時間:2019-09-21 11:52:05
何為齊雲山?
一石插天,與雲並齊,這是齊雲山。
春碧綠,夏絢麗,秋金黃,冬雪白,這亦是齊雲山。
人間仙境,武林聖地,這是世人心中的齊雲山。
齊雲山上的齊雲派是江湖第一大派,齊雲山的吳拙源真人是全武林最受人尊敬的人,去齊雲山學藝是每個江湖好兒郎的夢想,齊雲山的弟子走出去都是受世人尊敬艷羨的。
齊雲山承載了太多盛名,只是於趙清朴而言,齊雲山只是他的家。
這是他成長的地方,這裡有他最敬愛的人,雖然遲了一天,他終是回來了。
雖只是別離了一個月,可只因客棧內那一夜,這一個月顯得漫長無比。
趙清朴懷著虔誠的心走上那上山的台階,這山上的一草一木皆能勾起他對過往的懷念,美好與痛苦皆有之,不過再怎樣痛苦都比不過那客棧的一夜,那是最痛苦的痛苦。
趙清朴穿著那天那人給他買的衣服,背上依舊背著師父贈他的憫生劍,這熟悉的路途,他走得感慨萬千。
齊雲派便是在山頂,他平日里居住練功活動都是在山頂,趙清朴已是走到了齊雲派的入口處——齊雲派並沒有門,只在入口處立了一塊極大的白石頭。那石頭上刻了數行黑色行楷字——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方證我齊雲。」
這石頭上的話是每一個齊雲山弟子都要銘記在心的,這還是引用了老子《道德經》中的一段,用通俗一點的話講,便是——「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
承先賢遺訓,這便是齊雲派的道。
闊別一月,終於又看到這熟悉的石頭,趙清朴不由得眼眶發熱,他下意識地伸手輕撫那石頭上的刻字,觸手冰涼,心卻是暖了。
趙清朴將手覆在那石頭上,緩緩閉眼,他正心下沉鬱,卻突然聽到一個極其驚喜的聲音——
「小師弟?」
趙清朴忍住了眼淚,倏地睜眼,抬頭看,原是他的三師兄,他師叔宋拙宗最小的弟子——鄭潛。
鄭潛有著一張忠厚老實的方臉,雖不算英俊,但看著踏實安心,鄭潛的為人亦是忠厚仁善,極其心軟。三位師兄里,趙清朴一向與鄭潛師兄關係最為好,現一回山便看到鄭潛師兄,趙清朴的心情略微轉好,終於露出一個笑。
鄭潛則是快步走到趙清朴身邊,他既欣喜又擔憂,忍不住詢問,「你這次出去可是遇到什麼了?怎麼整整晚回來了一天?你都不曉得,你昨天沒回來,掌門和我師父都擔心壞了,還有我們三個,都害怕你遇上什麼。」
趙清朴低頭,掩飾眼中的小情緒,故作風淡雲輕地說了,「無事,只是此次下山遇上了惡賊,我要徹底剷除惡賊,因此晚了一天。惹得師父師叔還有師兄們擔心,是我的不是。」
雖趙清朴是語氣淡淡的說了這番話,鄭潛的擔憂卻是仍未退卻。他知曉他這小師弟的性格,他這小師弟向來要強,什麼事都要自己扛著。小師弟此次下山定是真的遇上了什麼危險,否則定不會延期歸山。這樣一想,他心裡越發擔憂著急,他下意識伸手拍上趙清朴的肩膀,欲要再次出言安慰詢問。
趙清朴卻是瞬間戰慄,後退躲開。
鄭潛不解。
趙清朴抬頭,臉色蒼白了許多,卻還是勉強扯出一個笑,說道:「抱歉,師兄,我……我這一路太過疲累,我只想快快去拜見師父,然後回我自己的靜篤室休息。」
鄭潛收回了自己的手,面上也是笑了,心下卻是更加擔憂,他沒再試圖觸碰趙清朴,而是側身讓開了一條道,「無妨,是我考慮不周。我們還是應該先去見掌門。」
趙清朴蒼白著臉點點頭,隨著鄭潛走向吳拙源所在的虛極閣。
—
虛極閣內,吳拙源正在與宋拙宗一同品烏龍茶。
秋天是喝烏龍茶的好時節。室外陽光溫熱,室內暖意融融,端坐於紫檀木椅,煮一壺烏龍茶,與老友論道問茶,真是妙極。
茶葉已然煮好,香醇甘甜。吳拙源舉杯飲了一口,茶香沁鼻,他卻是不由得嘆了口氣。
宋拙宗自是知道吳拙源嘆氣的緣由,正要出言安慰,卻聽得有人敲門。
正是鄭潛與趙清朴。
吳拙源放下了手中茶杯,欣喜起身。
趙清朴也是心內喜悅,鼻頭髮酸,快走幾步到了吳拙源身前。
他的師父仍是那樣,仙風道骨、慈眉善目。最疼愛他、最能為他做主的人就在他面前了,趙清朴心裡突然委屈得厲害,他不由得眼眶發紅,卻是硬生生忍住了眼淚。
唯一的寶貝徒弟平安歸來,吳拙源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他一出言也是詢問:「怎麼遲了一天才回來?」
趙清朴穩定心神,正色道:「回山途中遇了惡賊,徒兒是剷除了那惡賊才回來的,因此延誤了日期,讓師父擔心了。」
吳拙源笑著點點頭,眼角的笑紋愈發深。他的徒兒從不說謊,趙清朴既已如此說了,定是沒有大礙。已是如此,吳拙源撫慰道:「沒有關係,你平安歸來就好。心懷大義,剷除奸惡,這確實是我們應該做的。」
趙清朴心頭微動,認真地點點頭,道:「師父的教誨,徒兒一直牢記於心,不敢忘卻。」
吳拙源伸手撫了撫自己的白鬍子,復又問了,「那你可想好了?」
青年的聲音鏗鏘有力,全無半點遲疑猶豫:「徒兒想好了。此次下山,徒兒只覺得那紅塵俗世紛繁雜擾……我再不願沾染那凡塵俗世,只願潛心修行。所以,所以徒兒選擇全真道。」
吳拙源見他如此堅定,自也開懷,卻還是忍不住又問了一遍,「你真的想好了?全真可是要斷情絕欲。為師雖也期願你修全真道,卻不希望你做出違心的決定。畢竟,這一次做了選擇,便是一輩子的事。」
趙清朴只是一副九死不悔的神態,「徒兒已經做好了決定。願為大義、願為蒼生,拋卻個人私慾,這便是徒兒的心之所向。『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子是這樣,徒兒亦是,心之所向,絕不後悔。」
吳拙源聽了他這番話亦是動容,心下亦是為自己的徒弟感到由衷的驕傲,他放心地笑著說了,「真是讓為師想起了為師當年,為師也是這樣堅定,且堅定了一生。清朴,為師相信你。」
趙清朴鄭重點頭。
……
這一幕溫情動人,宋拙宗看著他們,心裡也是十足欣慰。唯有鄭潛心內依然有憂慮,卻是暫無機會詢問查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