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梅菜扣肉石鍋魚
小說: 人間煙火 作者:缘惜惜 字數:2015 更新時間:2019-07-12 05:04:15
接下來端上來的是梅菜扣肉。
選的是上好的五花,將五花肉上湯鍋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後加蔥、姜等調料炒片刻,再下湯用小火燜爛,五花肉盛入碗里,上鋪梅菜段,倒入原湯蒸透。走菜時,把肉反扣在盤中。
服務員開了碗,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顏色醬紅油亮,湯汁黏稠鮮美,扣肉肥而不膩,食之軟爛醇香。
梅菜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吸收了五花肉的油和湯汁,味道立即豐富起來,五花肉又帶著梅菜的清香,彼此互相配合,有肥有瘦的五花肉經過長時間的蒸煮油炸,已經把膩味全都逼了出去。
梅菜扣肉首先講究的是口味、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鹹鮮適中、梅菜能吸收肉的香汁,肉能帶出梅菜的香味。兩者搭配真是無與倫比!簡單的就是 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鹹鮮適中!
這菜大約是提前做好放置過的,肉和梅菜的香味已經完全融入了其中。
晏席的爺爺晏一刀的菜譜上也有這道菜,要論手藝,定然是晏一刀的更強一些,這家店的梅菜扣肉也不差,吃上一筷子,也是慢慢的滿足。
少年望著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捨不得停下筷子。
「我在這上學,從來沒有在這邊吃過這麼好吃的菜。」
源城是個二線城市,勉強也算髮達,商業發展,美食林立,外賣業發達,只是菜品的口味著實有些差強人意。
天南海北的各種美食是都有的,真正稱得上正宗的卻沒幾家。
點上一道名菜,雖不至於把紅燒豬蹄做成清蒸的端上來,但也實在是勉勉強強。
晏席一度認為,源城的飯店要是搬去他們那座小城市,十家得倒閉八家。
溫一諾舀起一勺麻婆豆腐放進米飯里,吃著說:「源城的好店都藏的很深,瞧著外頭那些紅火的餐廳其實也不怎麼樣。」
「嗯嗯,這家的菜,我一吃就知道是精心做的,不是隨便拿來糊弄人的。」
晏席要說旁的本事不見得有多少,只是這品菜的功夫,那是打小便練出來的,頗為自信。
只是他那點子本事,卻不敢誇下海口去跟他爸似的宣揚要繼承祖業。
想當初他爸也是跟他一樣有天分的,但真正做一個讓食客滿意的廚子,又拉倒了。
晏一刀心裡有了陰影,雖說也教晏席廚藝,但也從來沒提過讓他幹廚師這一行,更沒有讓他給客人做過一道菜。
兩人正說著話,便有服務員端了一鍋石鍋魚進來。
是用一塊大的花崗岩岩石鑿成有雙耳的石鍋, 將魚放在石鍋內烹煎,然後,再加上以辣椒為主的各式佐料,又再加上一些滋補藥材,頓時讓人垂涎三尺。
味道鮮美無比石鍋內,煎得焦黃噴香的魚在引導人的唾液急劇分泌,那紅彤彤的辣椒,還有其它的富於營養的佐料,就這樣引發盛的食慾,令人有「欲罷不能」之感。連那煎得酸酸的魚頭骨也不放過,
石鍋魚的主料選的是草魚,選料很有講究。石鍋魚的魚片刀法要求非常高,刀工好的師傅,切出來的魚片看上去又長又厚,分量特別多。
魚片在入鍋前都必須用油瀝過一遍。這時魚片都捲起來,如果選用的魚不是鮮活的,那麼魚片都是直直的。等石鍋里高湯加熱到翻滾,放入魚片。
滾燙的石鍋慢慢地將魚片煲熟,慢慢地整個包間香氣撲鼻。後頭跟著的服務生,托盤裡放著配菜,黃豆芽、芽白、羊肉、蘿蔔、藕片,寬粉,扯麵一一擺上了桌子。
晏席因為處理魚刺麻煩的緣故,並不多愛吃魚,也被濃香的味道吸引住了,草魚片非常鮮嫩,用筷子夾入嘴邊,只要筷子輕輕一抖,魚肉脫離魚刺滑入嘴裡,濃郁的香辣交織著魚肉的細甜,口感特別過癮,入口的香味經久不散。
「嘗嘗魚湯。溫一諾說著,給他遞了一把小勺。
淺嘗一口,滑嫩爽口,湯不同於別的川菜如水煮活魚的湯,味道格外的鮮嫩。
「我的天,家門口要是有是這麼一家飯館也太福祉了吧。」晏席感嘆著,不住的往自己送飯菜。
香、鮮、辣的石鍋魚吃凈之後,再來上一點配菜,涮著吃,味道既鮮美,又可以爽口,清淡易下味覺,在涮料中,最好吃有特色的涮料要當屬手扯麵,晏席是有這項技術的,到不用麻煩了讓專門的扯麵師父,他自己熟練的扯了,然後放到石鍋中,慢慢的煮,魚湯,加上蔬菜,加上手扯麵,那味道簡直堪稱絕美。
溫一諾見他吃的開心,自己也慢慢的吃了起來。
他跟晏席不一樣,沒有了初見這些菜品的驚艷,更多的是日久年深的回味。
每個人的記憶里,總會記得什麼味道,很多時候是媽媽做的菜的香味。
溫一諾沒吃過幾頓他媽做的菜,更多的是浸泡在這家小店的飯菜味,菜單上的每一道菜他都吃過不下十遍。
算起來,他當初一個孩子也稱得上這家店的金牌食客,因為跟回自己家一樣經常光顧,老闆娘陳阿姨都想給溫一諾打折。
「我小時候幾乎是天天來吃的,這個魚我曾經連吃過半個月。」
「天天來吃?」晏席埋在碗里的臉抬了抬:「你爸媽真好,竟然同意你天天吃飯店。」
溫一諾苦笑了一下:「家裡不準備吃的的話,可不得天天在家附近的飯館解決。」
「啊?」
「多吃點。」
晏席點了點頭,他似乎在溫一諾臉上捕捉到一絲難以言說的孤獨,但好像又只是他眼花。
溫一諾總是把情緒遮掩的很好,讓人永遠察覺不到他什麼時候不開心,什麼時候過於開心。
倒不是他情願這樣,只是自小便習慣了,一旦對什麼事情上表現出過渡的喜歡或者厭煩,都將成為父母手裡用來管教孩子的把柄,以至於年深日久便不敢把情緒太多的掛在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