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家祠祭祖
小說: 幸得識君桃花面 作者:有绥 字數:3120 更新時間:2022-11-15 00:16:05
第十七章,家祠祭祖。
傾湘回到疏影閣的時候,寧璃已經去前院吃飯,傾湘把自己發現的告訴墨零。
傾湘在安平面前留了一陣,安平房間里的東西她都匆匆掃了一眼。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地方,但是傾湘在安平房間里聞到,很濃烈的蠟燭燃燒之後的味道。
安平院子里,花草植物都是特別的正常,唯一不正常的是花園裡放著幾個空盆子。
墨零想了一下,還是自己去一趟。傾湘五感特別靈敏,但是認知不夠,還得她去一趟。
寧璃今日帶著康樂,流傾被他放出去玩了。每年初一,流傾都喜歡獨自去雲江邊上逛一逛。
初一的早飯,特別豐盛,寧璃坐在寧羽旁邊安靜的不行,有什麼吃什麼不挑食也不說話。
「待會兒要去祠堂拜祭,你乖一點兒,給你發個大的紅包。」寧天成看著寧璃。
寧璃回了一個人畜無害的笑容,非常配合的點頭:「好呀!」笑的時候還露出漂亮的酒窩。
寧天成看著,笑的這麼好看的寧璃,瞬間就不相信寧璃這句話,很少看見寧璃這樣的笑容。
上一次看見是在一年中秋宴會上,他說他乖乖的,也是這樣的笑,轉頭就把太子給打了。
「我瞬間就不相信你了,怎麼辦呀!」寧天成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寧璃又笑,眼睛眯成一條縫,閃過一道銳利的光芒:「父親要相信我的,為了大紅包我也會可乖了。」
「我感覺你不是為了紅包。」寧辭瞥了寧璃一眼。
寧天成放下的碗筷,表示自己吃完了,然後看著寧璃。寧璃被看的不好意思,也慢慢地放下碗筷。其實寧璃是吃飽了的,看見大家都在吃就又多吃了點。
「我又沒有做什麼,難不成我還能在您們眼皮子底下,給您們惹事不成!」寧璃撇嘴,然後起身整理衣袍。
「走了素素,紫韻。」寧天成並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看向身邊正在聊天的平素素和紫韻。
紫韻點頭回首看了一眼寧璃,示意寧璃乖一點。
寧璃默默的點頭,然後跟著寧辭,其實過年的紅包早上在主院拜年的時候,平素素就發給他們了。寧天成晚上會檢討每個孩子去年的表現,然後再給他們發紅包的。
祠堂。
寧家其他幾房早就在等候,寧天成和平素素紫韻相挾走過去的時候,老太君也在身邊丫鬟攙扶下走過來。大家立刻見禮,寧重也立刻上前去扶老太君。
寧璃默默的站在寧辭身後,不拔尖也多言,甚至有些刻意的避著寧天流。看著寧璃往自己身後站,寧辭下意識的用自己的身體把寧璃擋住。
寧璃倒不是怕寧天流,而是今天會發生些大事,自己說好了要乖巧的。
看著寧璃刻意躲著他,寧天流得意一笑。這人總是欺軟怕硬,寧璃這種孩子放在他在這裡,早就收拾得服服帖帖。
見到人都到齊了,祠堂里升起火盆,放上香和長明燈。看守祠堂的下人給為首的寧天成和老太君送上香,面前也放了桔梗。
香煙寥寥下,眾人跟著寧天成三拜。
寧璃看著寧開的牌位,有些出神。出神間,就有人闖進來。來人個個一身緊身黑衣,衣擺上面綉著一松一鶴。腰佩長刀,刀上掛著一面金牌,上刻兩個大字「控鶴」。
控鶴司,寧璃看著這些人嘴角微微勾了一下,又馬上收起,然後轉身走到紫韻旁邊。
「下官控鶴司司正陸庭明,見過廣平王。」黑衣人立正排開之後,自門外緩緩走來一人。
此人器宇軒昂,也是一身緊身黑衣,一松一鶴。只是此人頭上戴了一頂烏紗帽,手裡拿著一把古樸的劍,劍上未有裝飾。帽上鑲著一塊白玉,帽帶垂在耳邊隨著步伐而動。
「陸大人年節時下,帶人闖我寧家祠堂有何貴幹?」寧天成眸子一沉,看著面前的少年郎。
這是盛京城內最有權勢的少年郎,不到三十的年紀,便為當今聖上統管著,只隸屬皇上的控鶴司。
陸庭明微微頷首拿出陛下的手書高高舉起:「奉陛下旨意,捉拿吏部侍郎寧天流寧大人。」
陸庭明很快就在人群里,找到那個當年最愛捉弄他人的少年,如今少年眉眼深沉,乖巧的躲在一邊,不張揚不乖戾只有安靜平和。
「我犯什麼事了?」寧天流問這句話的時候,心底已經很涼,但是面上還是鎮定的很。
陸庭明低頭一笑:「大年初一下旨拿人,肯定是大事呀!我只拿人,不問事,問事的是大理寺。大人要問個究竟,移步去控鶴司,大理寺好來接人。您,再問。」陸庭明說完抬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眉眼一挑一合間都是風采。
陸庭明說完就揮手,他手底下的人都是訓練有素,立刻上前把寧天流給鎖了壓住。
「放開我爹,我爹沒有犯事,一定是你們搞錯了。」寧陽見狀立刻上前攔截。
大廳里短暫的混亂起來,婦幼立刻退到一邊,一些膽小怕事也默默的退後不多言。
「大伯,你說句話呀!」寧陽又看向寧天成。
「控鶴司,是陛下直隸,有無旨鎖拿親王之權。別看我父親,他幫不了你們。」寧璃皺眉,趕在寧天成開口之前把寧陽堵回去。
控鶴司直隸陛下,有權鎖拿親王。如今不過是個吏部侍郎犯事,就來了控鶴司,那就證明這件事,並不是寧天成可以隨意插手的。
寧璃的話說到點子上,直接提醒很多人。把幾個想要說話的人,直接都給堵了回去,這事沾不得。
「二公子明事理,控鶴司拿人,阻攔者格殺勿論!」陸庭明還是笑著的,只是笑容陰森,硬生生的把寧陽逼退幾步。
「大哥,救我!」寧天流掙扎著將手伸向寧天成。
「帶走!」陸庭明轉身就走,他帶來的人也跟著拿著人就走,留下寧家眾人,不知所措。
寧璃看著寧天流被帶走,扶著紫韻:「阿娘,我送您回去。」寧璃說話好平靜,彷彿剛才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寧天成回頭看了一眼寧璃,寧璃臉色平靜,眸子光芒依舊。回望他的時候眼睛裡還帶上一層笑意,如同早上一樣人畜無害。
年初一,周家皇室都會在登封樓前散發糕點給百姓,以示皇室的親民之舉。每年這個時候,皇後和皇上便會在樓上親自蒸糕,以示皇恩浩蕩。
今年發生了一些事,原寒江樂陽郡守幼子陶意,攜其父血書負簍進京。於天子在登封樓散年禮之時,穿千軍陣敲響皇城前的登聞鼓。狀告寧家寧天流利用職務之便,夥同戶部尚書蔡華貪污寒江賑災糧款,冤殺其父。
陶意帶的是,寒江數萬百姓的血書聯名狀,還有陶大人在獄中含冤寫下的一紙陳冤書。那本該用來裝他御前無狀,冒犯天威的人頭的竹簍,也裝上了寧天流和蔡華合謀的罪證。
這事抖出來的時候,登封樓前有數千百姓。其中不乏各地名士,天下名人。與皇家來說是大失顏面,於朝政來說是無為失職。
皇帝大怒,當場讓控鶴司拿人,太子主審此案。勢要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給陶意一個公道。
今年寒江水患,朝廷下旨戶部蔡華攜五十萬兩白銀,數十萬石糧食賑災。當時多少人讚美朝廷,說皇帝是萬世明君。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這些銀子都被貪污,一層又一層。到了百姓手裡少的可憐,百姓餓死的餓死,病死的病死。屍橫遍野,白骨累累。其後便爆發瘟疫,瘟疫蔓延,寒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寒江本是富庶之地,水患瘟疫過後蕭條的蕭條,荒涼的荒涼。寧璃當時在寒江,看見滿地的餓殍,心裡難受的很。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用盡全力保住錦州的繁華。
寧璃送紫韻長公主回去之後,就乖乖的回疏影閣。這個時候他是不會給寧天成找事的,寧天成現在,單是寧天流這件事就已經夠焦頭爛額的。
回到疏影閣,傾湘就把燒好的火盆端上來,屋裡頓時溫暖如春。
「寧天流倒台,公子是不是要開始準備寧天哲的呢?」傾湘下意識的問道。
「不急,太子都說了,刑部給我。所以急什麼,我晚上想去看看寧佑,你準備一些吃的。」寧璃悠閑的坐到火爐邊,若是寧天流沒有做的那麼過分。也許他還會看在親情的份上,不會讓他在寧家祠堂當著列祖列宗的面被帶走。
傾湘點頭,然後開始去小廚房忙碌。這個時候墨零進來,帶著一身的雪花。
「快來烤烤。」寧璃朝墨零招手。
墨零依言坐到火爐邊上:「去了一趟公主的院子,發現了有意思的事。」
「什麼事?」寧璃拿起前幾日還在的看的一本志怪小說。
「公主院子里有幾個空盆,說是秋日裡的菊花枯萎了,來年還會長出來。我看了一下土,這些菊花被人動了手腳,公主怕是會胎死腹中。」墨零遲疑一下,但還是說了下去。
寧璃驚的坐起來:「你去通知許長如,讓她去給嫂嫂請個脈,把脈案給我。立刻去辦,快去!」
墨零點頭,轉身就出去。
寧璃看見墨零出去,還是不放心。但是他沒有任何借口,可以去給安平公主號脈,只能等著許長如拿來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