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來新活兒了
小說: 舊曾諳 作者:Tsukitsuki 字數:2094 更新時間:2021-08-29 21:54:45
阿玄不知幾時合上的眼睛,昨夜睡得並不好。
阿玄自失憶以來,一直做著同一個夢。這熟悉的夢境又來纏上他。夢中一個面容模糊的女人坐在門口,一遍遍的叫他,喚他……
讓他回到寧國去。
阿玄額上冒著冷汗,被夢驚醒。
夢中的恐懼愈發真實,帶來的心跳紊亂,逼真到讓他想逃離。
雖然夢境的內容無數次地重複,仍無法克服這反覆碾壓襲來的恐懼。
他醒來發現仍睡在將軍的床上,身上蓋著一片熟悉的薄被。他鬼使神差的瘼了一下身側的溫度,已變得溫涼,便知道將軍應是一早就離開了。
阿玄後知後覺用被子蓋住臉,將軍清白待他,他竟然還是剋制不住胡思亂想。
他迅速地爬起來逃走,再待下去恐怕又要犯錯了。
回到伙房,春娣吭哧吭哧地在冷水井邊打水,一手一個水桶,滿滿噹噹提著往灶間去。
阿玄看了生羨,又看向自己單薄的雙手,頓感厭倦。有時他想若是他能有老二那樣的體魄,是不是能在將軍的賬下做一枚小兵,幫將軍分憂。
春娣看他的眼神很怪。
「阿玄,你又去何處了?」
春娣放下木桶,用汗巾子擦拭額上的熱汗。
阿玄語塞,他擔心說出實話春娣會由此區別待他,飄忽地看了一眼,忍住沒說出來。
春娣湊近了拉住他,還往左右看了看,生怕被人偷聽了去似的,開口:「阿玄,將軍一大早來過了,說是餓了想吃我做的大包子,又問你平日住在哪裡,見了什麼人……」
阿玄聽得也覺得古怪,將軍怎的忽然對他好奇起來了。
「將軍許是隨口問問。」
春娣眉頭皺了一下,「將軍近日忙的腳不沾地,哪裡來地閑工夫問問你的起居,你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惹他不高興了?」
春娣關切他,問的很委婉。
雖知道將軍的為人善良大度,姐妹們都愛調笑年輕郎君之間的一點曖昧,不過終是玩笑話,若是將軍真對阿玄動了心思,縱她見識多,也不知怎麼應付去。
尤其是眼前的阿玄,年輕無害,沒一點黑腸子。世間混日子,最躲不過一個情字帶來的苦。他覺得阿玄已經被人拐賣受過苦了,不該再受。
阿玄認真地回想了一下,哪裡做的不好,難道昨日夜裡睡不安生,擾到將軍了嗎?
「春姐,不要擔心,到時我同將軍彙報便是。」
阿玄溫溫的笑笑,並不在意。
春娣:「將軍問,我便回過話了,只是……」
看了阿玄一眼,有些憤憤不平。阿玄見她這樣,以為春娣知曉了他被老二欺負的事。那日老二說過的話未在他腦中淡去,他不願再提起。
「將軍說他晚上回來房中凄冷,要你每晚去為他添燈守夜!」
春娣說得豪壯,語氣憤然。
她心裡不願阿玄去受這辛苦,夜裡不睡覺還要為邵無頤守夜,大將軍何須守夜!您可是朱台十二州的守護神還需要手無縛雞之力的弱生給守夜!
阿玄聽得怔忪,思索片刻,將軍既想這樣做,為何不叫醒了他,直接吩咐了事,繞這一大圈……
「啊!」阿玄驚呼一聲。
將軍故意吩咐春娣轉達,是為了讓後院的人都知道,阿玄是正大光明進他房間的,是逢他命令去當差的。免得阿玄四下無人時去,回來後被姐姐們知道了圍堵著問,為他想得周全。
這般周全,就是要阿玄為他長個燈?
春娣聽到他呼,以為他是不情願。當即就要去找邵無頤理論不平。阿玄使了大勁兒才拉得住她,臉上半驚半喜,不知怎麼解釋。
「春姐,我不介意…我可以的。」阿玄話到嘴邊,只有一句應下。
春娣哪裡知道阿玄為了逃避幾位軍爺,自己睡柴房。只心疼阿玄,真要是去為將軍掌燈,夜晚少不得挨凍受寒,她想不通邵無頤怎麼會這樣對他。
阿玄安慰道:「丁路大哥還要日日繞著城門去打更,我為將軍掌掌燈算得了什麼,春姐別擔心了。」
春娣始終嘀嘀咕咕,說服不來。
阿玄倒是沒有往深處想,他內心充溢著絲絲喜悅,將軍指名他做一件差事,他感覺自己好像派上用場,為將軍所用了。
——
邵無頤若不在城外就是在議事廳,他在議事廳很少展顏,近日並沒什麼讓他喜上眉梢的消息。看著左右州官送來的信函,都是報備在最近城裡頭出現的密亂。
邊野和木耳都在城中帶兵搜尋,持續了將近一月,始終沒什麼實質性的進展。邵無頤的耐心也快耗光了。
聽到登登兩聲,一直灰色黑眼的信鴿撲棱翅膀,落在營帳外架子上,是邵家的信鴿。
邵無頤迅速捉住信鴿,讚許的撫瘼了幾下,才扯下信鴿腳上的密信。這是邵無頤父親從西郊大營送來的信,密密麻麻的一串密語,內容相當簡短明確。
信鴿來信並非家書,邵無頤沉默的看完後接著扔到香爐里焚了。
寧國的西郊與諸多小國接壤,有邵老將軍和邵無沉坐鎮,沒人敢輕易挑釁。可最近那邊兵亂頻起,邵老將軍來信告知讓他不要為此分了心,讓北疆的敵人有機可乘。
邵無頤自然知道敵人都是一脈相連,靠運勢活著的道理。北疆看到彈丸小國成日恐嚇寧國,又怎會放過機會趁機分一杯羹。
信上說皇帝在京中受到許多言論的挑撥,疑心他們已久,讓邵無頤一定安守本分、多加謹慎。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人弾劾墜馬。
邵無頤看著信紙紛楊的灰燼終於散盡,只覺得胸腔憋悶襲來。
大寧皇帝是個冷情寡意的君主,他少時曾見過一次。
記得那時,皇帝聽見朱台十二州回歸的消息高興極了,可面上只是疏淡地抿著嘴笑笑,當著一朝重臣的面,輕拍邵無頤單薄的後背,誇讚他年少神勇,將來年長些,定是國家的一柄利刃。
遂准他在朱台十二州繼續留任,守護國之壁壘。
邵無頤內心唏噓,攘外他向來狠得下心。
若此時北疆趁機來進犯,他正好殺他們一片,最後留在朱台收拾幾個月的殘局,省的回京讓皇帝不開心了。
忽而定了定神,才知少年心性發作了。
終究免不了成了皇帝擔憂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