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取得家屬信任和肯定
小說: 康復醫學生的沙雕愛情故事 作者:迟叙x 字數:1023 更新時間:2021-06-30 01:23:32
然後齊霖向小軒媽媽介紹了一種外國常用且有一定效果的方法——自我行為塑造方法。
這種方法是將孩子帶進教室或陌生場景中進行錄像,先由醫生或老師提問,顯然不會得到答覆;再由父母或熟人入室提問同樣問題,此時孩子可能做出回答。
再將視頻的兩個場景進行編輯對比後,連續幾周給孩子觀看,每當播到孩子有回答的情景時暫停畫面予以強化。
當然,如今手機極易記錄孩子的社交場景,凡是有積極溝通情景的視頻,經給孩子反覆觀看,均能夠提升其交流的願望和社交自信。
小軒媽媽此時聽到齊霖這麼關心小軒,還給了這麼多方法,連忙感謝道:「醫生,真是謝謝你,你說的方法我都會做的,我帶小軒去玩,然後也錄一些視頻給他看。」
「嗯,待會小軒在訓練的時候,你也可以錄視頻。」齊霖建議道。
就這樣,小軒媽媽聽了齊霖的建議,回去家裡的時候,也按照齊霖給的方法訓練小軒。
小軒媽媽稱讚齊霖即專業又耐心,齊霖這會倒沒有因為別人的一兩句稱讚就驕傲自滿,而是囑咐小軒媽媽每天可以記錄一下小軒的細微變化。
齊霖此時由衷希望小軒可以儘快走出陰影,對家人,對社會都敞開心扉。
這次之後,小軒還是每天都來訓練,短時間內變化雖然不明顯,但是小軒媽媽對於小軒能康復充滿了希望。
齊霖一個星期後就要出科了,他在兒童言語康復呆了兩個月,這期間遇到了太多太多的特殊兒童,齊霖十分心疼他們,但是齊霖也知道,這種孩子的訓練周期很長,預後太差,齊霖覺得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更加努力的學習,才能幫助到更多的孩子。
齊霖讀的學校為了讓他們更好就業,大三的時候將他們分為三個方向,言語治療,高壓氧,呼吸治療,而齊霖選擇的是言語治療。
之前上課的時候,齊霖並沒有這麼多的感同身受,現在經過實習,面對了這麼多病人,齊霖對這份職業產生了職業滿足感。
特別是輪轉了言語治療之後,齊霖覺得他比起物理治療,對言語治療有更濃厚的興趣和熱情。
齊霖在心中默默地決定,以後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言語治療師。
說起齊霖即將兒童言語組出科,他的出科作業是寫一份病例討論和關於兒童疾病的綜述。
齊霖在輪轉物理治療的時候,並沒有體現出他的長處,但是在兒童治療的時候,指導老師對齊霖另眼相看。
一來,是因為齊霖學的大三學了一年的言語治療,雖然並不能算很認真地學習,但是現在面對臨床的病例,齊霖晚上回去又繼續翻看以前的書籍,很快就掌握了。相對於其他沒有分專業系統學習過言語康復的實習生展現出了絕對優勢。
二來,齊霖面對這麼多的特殊孩子,總有獨特的見解,樂於提出問題和解決方法,所以指導老師很是喜歡這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