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欲乘風(叄柒)
小說: 快穿之炎涼世態 作者:流轩 字數:2021 更新時間:2020-04-13 19:56:07
停下車,連司禹沒有立馬下車,而是靠著座椅兩手把著方向盤,瞧著前方發獃。
無論是時間流線中的連司禹還是顧炎涼之前認識的連司禹,都是一個手段狠辣,做事果決的人,這是他第一次瞧見連司禹的忐忑,他的猶豫,甚至還有一絲不被人察覺的害怕。
那天宴會上喬君賢同他們東拉西扯地聊了半天,終於說出了他的目的,希望顧炎涼和連司禹能再去一趟喬家,至於原因,對方直直地盯著連司禹,諱莫如深。
這給人以一種不詳的預感,不僅是連司禹,就連顧炎涼心中也難得有些忐忑,但到底還是答應了下,於是二人便在這天開車赴這吉凶未卜的約。
顧炎涼不能身臨其境體會連司禹現在的感覺,但是他卻能理解對方此刻的行為,很多事不是經歷得多了就一定能夠看淡,那種自己所求即將可能實現時的忐忑與不安,常常比一開始的求而不得更折磨人。
「若是不想進去,就回去吧。」老半天連司禹都沒有變換姿勢,顧炎涼瞧著也累。他能理解,但卻不能苟同,誠然,連司禹此舉不是逃避,但卻是另一種的退讓,然而凡事不是退讓就能改變結局的。
連司禹聽見他的聲音,這才將放空的視線集中起來,他沒有回話,而是朝他露出一抹滄桑且無奈的笑容,然後一言不發地解開安全帶下車。
顧炎涼陪著他進到喬家,喬君賢已經在等著他們了:「兩位來了,坐。」
「學弟和連先生此時想必心中頗為疑惑我為何邀兩位來此吧。」喬君賢起身給二人各倒了一杯水,然後隨意地坐在旁邊的沙發上,不等他們回答接著道:「因為連先生的出現,這世間便變得不是那麼平和了。」
他扶了一下鼻樑上的金絲眼鏡,語氣頗為閑適,然而在反光的鏡片下,那雙眼眸中的鋒芒清晰可見。
連司禹抬眼,被他眼中的銳利閃了一下,眼神暗沉:「此話何意。」
他的反應顯然在喬君賢意料之中,然而他並沒有答話而是轉頭對顧炎涼溫聲道:「唉,學弟,咱明人不說暗話,你也知道喬家乃玄門大家,祖上或多或少會留下點有特殊作用科學難以解釋的東西,俗稱法器。其中一件便是有通古今,卜吉凶之說的陰陽八卦鏡……」
顧炎涼和連司禹跟著喬君賢去了書房,這個地方他還有些印象,他曾與尋找還魂之法的連司禹一起進去,不過被太極兩儀盤弄暈了,而這次喬君賢讓他們看的陰陽八卦鏡則是放在其中一個書櫃後面的密室之中,這倒是讓顧炎涼頗為大開眼界了。
密室四周放著一排排高大的架子,上面擺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古董」——拋卻那些不科學的、成精了的可能性,以顧炎涼的眼光來看這些東西的價值便是收藏與欣賞了。
喬君賢帶著他們在正中央那個架子停下,指了指架子最中央放著的東西道:「這便是陰陽八卦鏡了。」
顧炎涼隨著他的手指的方向看去,便看見那裡放著一個精緻的盒子,與古時候世家小姐們梳妝用的妝匣差不多大,盒中立著一塊巴掌大小的銅鏡,鏡面霧蒙蒙的,看不清裡面的鏡像。
正當顧炎涼仔細端詳著所謂的陰陽八卦鏡,下一秒,他便站在了一個廣闊無際的空間中,腳下沒有任何支撐,彷彿整個人漂浮在空中。一望無際的空間里,寂靜填滿了整個世界,除了顧炎涼自己外絲毫看不見任何人與物。忽而,他面前有一面水鏡憑空出現,還未等顧炎涼反應過來,水鏡中遮蓋影像的白色的霧氣緩緩散開,露出了鏡中的畫面……
山間古剎朦朧,林中霧氣氤氳。
「篤篤篤……」
一陣陣木魚聲在山間回蕩,帶著某種奇特的韻律,使得這靜謐的深山格外的神秘,古樸的山寺更顯森嚴。深沉的鐘聲悠揚,傳到一座座巍峨的山峰之外,此起彼伏的陣陣餘音回蕩在周圍,讓人沐浴在層層禪意之中。
朝陽從東邊的山間升起,金色的日光調皮地從寺院大開的門中溜進去,在正殿中擺放著的那座高大身影處停下,堂下眾人且能瞧見那佛金光加身,面容慈悲,宛如真人。
古舊莊嚴的大殿之後,一排排老舊的禪房坐落在緊靠著後山的地方,其中一間空蕩盪的禪房正中間坐著一個二十來歲、穿著青灰色僧袍的僧人。
他身上除了僧袍外便只有手上戴著的一串老舊的佛珠,上面的菩提子表面光滑可鑒,一看便是時觸摸造成的。仔細看去,那年輕僧侶俊美的面容與連司禹一般無二,怎麼看都覺得他們是一個人。
忽而,禪房的門被人從外面推開,青年僧人聽見動靜,轉身看向門邊,正在這時,一個白須白眉的老和尚從外面走進來。
青年僧人看著老和尚:「師父。」
老和尚擺擺手,轉身坐到他面前的蒲團上:「無禪,你可悟道。」
「弟子愚鈍,不曾悟。」
老和尚嘆了一口氣,看著青年僧人,眉宇間儘是無奈。
「也罷,你下山去吧。」
僧人聽見這話,有些驚訝,不由出聲叫了聲「師父」。
「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諸法由因緣生,緣謝法還滅。是故,天道永恆,萬物自有其定數。時機未到,不曾悟,便入世去吧。且你乃我菩提寺無禪佛子,如今雖不是亂世,但山下不平事不知凡幾,你理當下山濟世救人,方能當得起我佛門佛子之謂。」
「是,弟子領命。」
第二日,僧人辭別寺中眾人,一袍一芒鞋,一杖一念珠,便下得山去。
僧人在山間行走,如過平地,林間鳥輕啼,樹間風微拂,而他萬物未入眼,眾聲不入耳,僅余昨日一心大師最後的話語:「且記住,為師為何與你取法號無禪。」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故大道是為無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