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購糧不得心火起 傾盡私庫為賑災
小說: 乘敵不虞 作者:白骨妖娘 字數:2292 更新時間:2019-04-26 09:05:50
大皇子張茂源最近幾天非常心煩,著急上火嘴角都燎起幾個泡。就是對安驀也發了兩頓脾氣,整個鐘黎宮的宮人背皮子都提緊了,走路都墊著腳尖,生怕被殃及。
不曉得是何緣故,糧草出乎意料地難以安置妥當,貼近岩都的不少地方糧食竟然都在好些天前就被搶購一空,按照米鋪老闆的說法,那就是『今年北邊雪災遭得厲害,鬧得眾心慌慌,誰不愛惜自己這條命?都怕得緊。連陳米我小老兒也剩的不多了。』最後派去的侍衛也只在這家米鋪收購到了一石多一點的陳米。原本按照大皇子的一貫作風,強行搜查出來米鋪老頭兒給自家留的存糧也不是不行,只是這事兒由他全權負責又現在頂著『愛民』的高帽,出了任何差錯他都脫不開幹系,只得作罷。
情急之下大皇子只得派人去往更遠一點的縣城日夜兼程地打探消息,得來的結果卻大抵一致。如果無法在護送糧草的軍隊出發之前籌備好糧食,那麼越往北走土地狀況越惡劣,能收購到的糧食自然也就越少,眼看著時間越來越少,他如何能不著急?
這個時候被大皇子收養在宮外的幕僚們於情於理都該坐不住了,寫滿了計策的紙張雪片一樣被攜帶進鍾黎宮,大皇子一一過目,越看越氣,轉瞬間手下紙張粉碎成片。這些計策能頂事的幾乎沒有,再不就是胡言亂語天南海北亂侃一通,最後一句『大皇子英明,還請自行定奪。』還是將事又推了回來。大皇子越發覺得這些幕僚養著當真不是只吃幹飯的,關鍵時刻他們的還能浪費筆墨紙張!
又好一頓脾氣!
安驀用眼神斥退作勢要進來收拾碎了一地瓷盞的宮人,理好了亂做一團的桌面才退了出去。
一直悠蕩在子華閣附近的夏黍聽得來往宮人低聲傳遞的最新消息,眉眼一彎——此時不出馬更待何時!
「夏黍請見大皇子,為大皇子分憂!」侍立在門外的鬼公公根本來不及掩上夏黍的嘴,某人已經自報完家門。
夏黍左手攏扇微微斂目垂首,看見濺在安驀水藍長衫上的茶漬。
「大皇子正在氣頭上,你自求多福吧。」安驀隨侍大皇子多年,知道他脾氣上頭的時候誰的話也聽不進去,縱是他去軟磨硬泡也不見得一定會有作用,這個夏黍看來也不是個安分的,既然他自己要去找點苦頭吃讓大皇子泄泄火,安驀也沒有理由攔著。
「安驀公子請慢走!」鬼公公哈腰恭送。
夏黍乘勢順手一扇子敲向鬼公公頭頂,被躲開。
「夏黍公子可有吩咐?」雖然尋常該是夏黍有求於他,但是鬼公公並不介意在人前多給他留幾分薄面。
夏黍手腕一轉,無比自然地將骨扇翻了個個兒收回勢頭:「熱,出汗,手滑。」
鬼公公看了看夏黍披在肩上白色狐狸披風,笑而不語。
「滾進來!」大皇子一聲暴喝驚得站在門外的所有人情不自禁抖了抖。
夏黍向鬼公公略略施禮,鬼公公做了個請的手勢,替夏黍推開了子華閣的閣門。
「大皇子何不派人去『土地神』那裡看一眼?」夏黍立在一片破爛瓷器之間,直接開門見山。
「『土地神』?」大皇子冷笑著譏諷道,「你難不成想要本皇子去燒香求米自己從土地里冒出來?」
夏黍道:「非也,此『土地神』非彼『土地神』。小人在夏國的時候曾聽一個游士說過,在岩國的『刑天』之地有一個偏僻的小村,那裡的農家能叫一畝地稻子產出尋常農家三畝地稻子才能產出的量。這個傳授種稻之法的老先生便被稱作『土地神』。」
大皇子道:「故事不錯,要不是時機沒挑對,本皇子說不定還能賞你些銀錢,只是現今,你這舌頭只怕要先你的身子而去了。」
夏黍『噗通』一聲跪在滿地瓷片上:「『刑天』之地就是『無頭山』!還請大皇子派人一探究竟,能解大皇子燃眉之急,小人就是死也不怨了!」
「哦?那你現在是怨的了?」大皇子還是不怎麼相信夏黍說的話,這『刑天』之地未免抬得太過蹊蹺和突然,他堂堂岩國皇子都沒聽聞過的事情,怎麼一個別國來的質子會曉得得如此清楚,只怕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夏黍道:「若是大皇子不願派人去,小人才要怨自己這張嘴。」
伏在地上夏黍能察覺到探究的目光猶如有針尖般密密戳在他背上,於是他將身子伏得更低了:「小人曾被外放三年遊歷夏國各地,見識過不少奇人異事,這位遊歷者大皇子應當並不陌生,他就是張安清。」
張安清大皇子倒是曉得的,這人雖然姓張,但是同岩國皇室卻沒什麼幹系,只是一個四處雲遊的畫師。他專愛遊歷奇峰奇景,走路喜僻徑,騎馬跑深山,劃船避人聲,按照眾人的傳言,應當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奇人。人奇畫也奇,好些奇絕幽麗的景色世人平生未見,只能從他畫中方能窺見一二。後著有一本遊記,曾使岩國紙貴。
「世人都道《奇緣世書》是古今未見的奇書,卻鮮有人曉得這卻只是殘本,其實張安清先生原意是分為上下兩部,誰知章國戰火一起,竟是再也未曾聽聞過張先生的消息。」夏黍語氣遺憾,頗為沉痛。
這事既然扯上張安清,也未必就真的是假的了…大皇子眸色一沉:「來人!」
夏黍在他看不見的地方悄悄勾起嘴角。
很快夏黍的說法被印證。大皇子派出的士兵在無頭山破壞了陷阱之後,終於見到了那個傳說『土地神』居住的地方。
然而事實卻沒有那麼夏黍所說的那麼神奇,只是這無頭山土地肥沃,每年產量喜人不假,但是多出三倍就純屬無稽之談了。
因著小村莊長期與世隔絕,費了一番功夫雙方才能磕磕絆絆地互相交流起來,村長就是傳說的『土地神』,卻不是個老爺爺,是個穿大紅襖子的中年壯婦,皮膚黝黑,頭戴素花,一雙烏溜溜的圓眼透著一絲淳樸,聽聞素來村中的換購採買事宜都是她在安排。
當提及到購糧之事的時候,這位村婦卻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堅決和精明,提出了整整高出市面兩倍的價格!
就在大皇子得到消息思索猶豫要不要用強之際,夏黍捧著他『嘔心瀝血』之作就來了,大皇子看完宣紙上的字,沉默了一盞茶的功夫,一拍桌子,從牙縫裡擠出一個字「買!」
接著大皇子花如此高價購買糧食賑救北地災民的消息流傳而出,各個地方的米鋪老闆聽聞後感動得熱淚盈眶,當即紛紛決定掏出藏在褲腰帶里的陳米、餘糧出售——以超出尋常一倍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