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苍皇朝(3)
小说: 快穿之情长 作者:守念此世 字数:3075 更新时间:2019-04-26 09:15:52
他猜不透这个帝王的心思,但是,浩帝登基已经有五年了,虎父无犬子,先皇能把那些封疆大吏收拾的顺顺当当,这个新皇会没有手段吗?那些看上去拥兵自重的州道,有多少是掌握在这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手中呢?
这件事最好的就是不开口,他四年未入朝,但是对于朝中的局势不说了如指掌,也不是两眼一抹黑。他刚刚现身,就搅进这摊浑水中,简直就是和百官为敌、自绝前路。而问出这样问题的帝王,是无心还是有意?
常隽心里转了不知道多少个弯,面上不显,而是回道:“陛下,臣修养多年,之于此事,当有一喻。”
浩帝看着常隽,眼中兴味盎然,说:“何喻之有?”
常隽声音冰冷,却字字铿锵如钉。
“天降暴雨,江河泛滥,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安居。时有一人,善造船,浆舟所制,精妙无双。然其所造之船,不浮于水面之上。世人哂之,以其工虽精而无用也。”
话至此,浩帝眼中的兴味渐渐散去,一抹沉思悄然出现。
“温恭以为,如想治水,不得造船?”
常隽将搭在轮椅把手上的手放在膝盖上,却没看见浩帝看着他瘦弱的手腕的那个眼神。
他只是回道:“回陛下,不是不造船,而是不造无用之船。船浮于水上,方能沟通江河。而治水之法,当效大禹。”
“堵不如疏?”
“然。”
浩帝闻言,朗笑出声,说:“温恭所言,然也。”
常隽闻言,有些惊愕。听到这位帝王的笑声,心中有些惊愕。
他是不是看走眼了,这位帝皇,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沉?
常隽跟他说的那个比喻,简单来讲,就是告诉帝王。开海一事,阻力太大,而且就算是开海了,恐怕也难以节制地方。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海一事,怕会沦为无用之船。
但是,又不能不开海,要想办法疏通渠道,让这艘航船能真正的沟通四海。
话说完了,常隽也告退了。
浩帝看着坐着轮椅远去的背影,忽然开口,说:“出来吧。”
太极殿的屏风后面,步出一个男人,一身白色长衫,对着浩帝行礼。
“柳云轩,见过陛下。”
“如何?”
柳云轩皱了皱眉,他是个医者,却也是帝王手中的一把毒匕。温恭郡王的身体如何,他心中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但是今日的浩帝,所问之言,却让他摸不着头脑。
他也只能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陛下,臣观温恭郡王气色不佳,脸色苍白,又因其所中之毒,气血两亏,怕是,活不过而立之年了。”
温恭郡王今年不过二十三,活不过而立之年,便是只有不到七年可活。
浩帝没有多问,挥手让柳云轩退下。
想到那个单薄的坐在轮椅上的身影,那张巴掌大的苍白小脸,浩帝心中未尝没有对温恭郡王的愧疚。
浩帝摸了摸下巴,忽然对着身边的大太监白易说:“传朕的旨意,温恭郡王体恤上意,着赐琉璃、锦缎、珠宝各一箱,白银三百两,天精木廖一株。”
白易点头称是,刚要退下传旨,就听到帝王接着说:“将玉血龙参取出一株,夹在其中送去。”
白易退下了,可是心里却开始波涛汹涌。
别人不知道,可是他这个跟在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还能不知道?
大苍皇族出身苍茏雪山,苍茏雪山是闻名天下的一座奇山。此山坐落在南方,山脚下是热带雨林,郁郁葱葱,终年常绿。可是因为海拔的缘故,山顶却是终年覆雪。特殊的气候,导致那里成为各种天材地宝的生长之地。
大苍皇族世代居住在苍茏雪山上,如果不是因为乱世相逼,他们根本不会入世开辟一个偌大的皇朝。
而大苍皇族的祖先,在离开雪山之时带走了三株玉血龙参,其中两株都已经用掉了,只剩下最后一株近千年的龙参。须碎皆全,龙身清晰,连鳞片都是分毫不差,里面流动的鲜红色参汁已经带上了淡淡的金色。
假以时日,怕是要借助天潢贵胄之气,化龙而去了。
这种灵宝,几乎被视为皇族的保命符,如今居然轻易的被陛下赐给一个郡王。
恐怕之前的赏赐都是障眼法,陛下真正想赐的,是玉血龙参罢了。
等到皇帝赏赐的旨意传到郡王府,朝中人也是反应各异,但是有一点达成了共识。
皇室对于温恭一脉的荣宠,日后恐怕依旧会长盛不衰。
而常隽,看着抱着玉盒登门,一身白衣的柳云轩有些头疼。
那个皇帝到底想要干什么?
柳云轩在常隽这位郡王面前倒是一点也不避讳,滔滔不绝的开始讲。
“郡王,玉血龙参一定要尽快服用。服用时先将参体外皮咬破,吮吸干净其中的汁液,剩下的须碎和外皮,要用冰雪冷冻,不宜一次吃完。参体和外皮可以制作丹药,与补药和解药一同服用,对于身体有极大的好处...”
看到柳云轩侃侃而谈了半天,常隽的耐性告罄,坐在轮椅上,常隽猛地一挥衣袖。郡王府邸内无处不在的暗沉香扑了柳云轩满脸,呛得他一口气哽在了喉管里。
常隽按了按额头,颇有些咬牙切齿。
“柳兄,陛下的好意温恭心领。只是玉血龙参太过珍贵,温恭万万不能受。”
柳云轩好不容易把一口气撸顺了,又开始说:“郡王殿下这话就不对了,陛下的赏赐,当然要受得。若温恭郡王信得过在下,在下可以向您保证。”
说到这里,柳云轩神色有一点点的别扭。
“玉血龙参虽然不能解毒,但是可以治好您的双腿。”
没办法,柳云轩不别扭行吗?他是医者,刚刚呛的那口香气,明明白白是暗沉香,连他都隐隐能猜到是那位帝王动的手。
如今又送来灵药,这是要干嘛?
救人还是杀人啊!
常隽深吸了口气,抬手让无一收下那盒龙参。
没关系,无论那个帝王想什么,至少他已经表明态度了。
常隽现在就算不被划归到他的羽翼之下,也至少不是那个帝王动手的目标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常隽一直呆在王府,借着身体的名义不见外客,偶尔入宫陪伴太后,觐见浩帝。
诡异的是,浩帝基本上见他只是让他在一边坐着,也不开口问话。而常隽一般刚刚回府,赏赐后脚就跟着到了。从绫罗绸缎到天材地宝,再到一些精巧的小玩意,浩帝的赏赐几乎要堆满整个内库了。
与浩帝对于温恭郡王诡异的态度相比,朝堂之上却是一片的血雨腥风。
江南今次遭遇了水灾,朝廷派出的钦差查证东南刺史联合江南节度使,侵吞朝廷的赈灾银。接着,就是东南沿海的节度使勾结沿海倭寇、海盗,劫掠官船。
而且,钦差这次南下,沿途的官员为了活命,更是争相孝敬。却不想自以为是隐秘的动作,下一刻就被摆在了浩帝的御案上。
浩帝震怒,命长平侯世子领水师扫荡海患,而整个江南和东南的官场更是过了一遍筛子。不少官员被扒皮充草、人头落地,连秋后问斩的都没有。
不仅如此,领军扫荡海患的长平侯原本就是勋贵,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分化勋贵,削弱地方。
等到帝王提出要开海禁,上书的人前脚抗议的奏折刚送上去,后脚贪污的证据就被查出来,抄家灭族的不在少数。
那些为官多年的老狐狸看的清楚,浩帝明面上派遣钦差去查证江南灾银一事。江南节度使侵吞灾银是证据确凿,要说他没贪,就是新榜进士都摇头不认。可是东南刺史把手伸到江南的灾银上,这事是不是真的,也只能说是各自心中有数。
江南自古便是鱼米之乡,丰产富饶,官员更是派系林立,关系错综复杂。一个快被节度使架空权力的东南刺史伸手到江南的灾银上,那绝对不可能。江南的官员利益被触动,别说浩帝动他,就是江南的那些大佬都能活吞了他。
所以,江南一事,不过是浩帝借机发飙,敲打朝臣,打开东南海禁的一个由头罢了。
群臣看的明白,皇帝是铁了心要开海禁,谁拦着谁死,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皇帝终究是皇帝,臣子再怎么不满,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私下里狠狠心,失去的利益总能捞回来。
可是暗地里耍心眼,真能玩的过浩帝,这有待商榷。
总之,东南海禁开了,最先扬起风帆的巨船一定是皇家的。
彼时的常隽坐在太极殿里,例行和皇帝相对无话。
结果,就在常隽以为皇帝还会向往常一般不说话,结果却忽然来了句。
“此次出海,朕欲分温恭三条船,如何?”
常隽眨眨眼,别人不知道,可是常隽知道,海外诸岛之上,盛产香料、珠宝、黄金。而且大苍是这个世界中的第一强国,没到万国来朝的地步,却也强横到说打谁就打谁的地步。
浩帝费了这么大力气开海禁,和海外诸国之间的贸易只能大赚特赚,吃亏?别说门了,地道都没有。
如今却要分他三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