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张衍舌战三国
小说: 战国策之男王后 作者:青丘之城 字数:3615 更新时间:2019-04-26 08:26:09
第十二章:张衍舌战三国
华年回府之后就听到了老太师在今日早朝之上还权的事情,华年一坐下徐春便面露微笑说着:“少主事情成了。”
华年轻饮一杯清茶说:“这是个不错的开始,后面的路可就没有那么顺畅了。”
徐春说着:“少主运筹帷幄,事情定能成功。”
华年放下茶杯说:“张衍此时也应该抵达洛新了吧。”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少主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徐春问。
“静观其变,密切注意楚国那边的动静,听说楚王有临阵换将的想法,虽然这一次是我利用了子兮,但好歹与他朋友一场事情也不能做的太绝。”
说到这徐春说着:“少主您如今身在北仓,在为北仓做事情切不可与楚国的令尹大人伊子兮走得太近啊,万一将来有个什么意外,这将会是死罪的。”
“我知道,你退下吧。”
夜晚华年在窗前凝望着夜空中的明月,看着满天星斗,吹着和煦的清风到很容易让人放松。
就在华年打算休息时,屋顶却传来异样,华年立即警觉起来。不一会就看到院子里多了一个人,看着熟悉的背影,华年惊讶的喊着:“君上。”
信芳回头看着窗户内的华年说:“是寡人,华年怎么也还未睡。”
华年走出屋子,看了看四周的家奴护卫,发现他们毫无动静,看来是真的不知道有人夜探府邸了。
华年一笑说:“君上真的好兴致啊,这么晚了还四处游荡也不怕吓到别人。”
信芳靠近华年说着:“夜里无聊,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华年家附近,没想到华年你也没睡。”
“呵呵⋯⋯”
“华年府上有酒吗?给寡人来一坛。”
“没有,我不喝酒。”华年拒绝的干脆利落。
信芳一笑撩衣坐在院子的阶梯上说:“寡人还以为能在华年这能喝上好酒,没想到也不行。看来这北仓国土虽大,却没有一处能让寡人自在的。”信芳说到这自嘲冷笑了几句。
华年见到信芳这幅模样也是觉得奇怪,他今天应该是高兴才对,怎么反倒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这人的性情就这么阴晴不定。但很快华年还是让仆人拿来了坛酒和酒碗,华年站在信芳身侧将酒坛递给他说:“喝酒容易伤身,也容易误事,君上还是少喝。”
信芳接过酒坛说着:“华年明明比寡人还年小两岁,怎么到像个老头子一般。怎么是酒碗来喝酒,没有爵。”
华年也坐下说着:“华年一介平民不敢僭越礼制,君上你现在到底是高兴还是真的有心事?”
信芳看着华年一笑,掀开酒坛倒了碗酒给华年说:“这很重要吗?”
“对于君上来说不重要,但对于华年来说挺重要的。”拒绝饮酒的华年说着。
信芳听到这眼神一亮,人喝下一大碗酒说:“也只有在华年这寡人过得最舒坦了,也只有在这寡人才觉得无拘无束,自由。”
华年一听到这感觉有事,人不自觉的靠近说:“君上若是有什么烦恼就说出来,华年愿意做那个倾听者。”
信芳看着华年不自觉的靠近自己,他突然伸手揽着华年的腰靠近自己说:“其实⋯⋯其实寡人今天是高兴,寡人是真的高兴,所以打算和华年一起高兴的喝酒。”
华年一听到这立即起身说:“那君上就在这好好的喝吧,喝个够。”说完自己回屋把门关上了,这人是在耍自己。
信芳看着闭门的华年继续喝酒,等到喝得尽兴了提着酒坛一脚踢开屋门,华年一看屋门被踢开冷冷的说着:“我上好的黄花梨木门,君上可是要赔的。”
“寡人好心好意请华年一起喝酒,你不领情也就算了,还给寡人脸色,夏华年你不觉得你越来越无法无天了。”信芳提着酒坛靠近华年说着。
“君上,草民作为谋士自然是事事为主君解忧为先,君上刚才的样子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没想到君上却是拿草民来开玩笑,君上,草民也是有脾气的。”
“寡人是真的高兴才想与你喝酒的,这么多年了唯有华年相助寡人,老太师还权给寡人也是华年的功劳。华年寡人是真心感激你的,夏华年,寡人是真的,是真的很⋯⋯”信芳还未说完便倒在了华年身上。
华年接住信芳倒下的身体,看着他脸颊通红呼吸沉稳忍不住低喃说:“不会喝酒就不要喝,白白浪费了我这十年窖藏的好酒。”
华年把人扶上自己的席塌,给人盖好被子还是忍不住唠叨说:“从没见过这么不让人省心的君王,赫连信芳你得我辅助那是你三生有幸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会喝酒还硬喝,你们北仓人不就是喜欢喝烈酒,不是号称人人千杯不醉,怎么我这酒只喝了半坛就倒了,不会喝就不要喝⋯⋯逞强没好事。”
华年的唠叨信芳是一句也听不进,其实也不能怪信芳,他平日里喝的酒度数哪有这么高,而华年自己酿的酒可就不一样了,度数高不说还后劲大,这让从未喝过如此烈酒的信芳栽了个大跟头。
月牙躲进云层,夜色依旧如墨,不一会整个夏府都安静了下来。
此时此刻远在卫国的张衍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第二日卫国宫城,卫羡王召见了张衍这个北仓使臣,同时在场的还有赵国与晋国驻守在卫国的使臣。
当张衍步行在卫王宫时,他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气势与自信,他张衍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业。
宫殿内,卫羡王看着满朝文武说着:“传北仓使臣觐见。”
“北仓使臣上殿觐见。”随着宦官的叫喊,门外的张衍整理了一下仪态大步的走进大殿。
来到大殿中央,看着坐在龙座上的卫羡王,张衍行礼说道:“北仓使臣张衍见过卫王,卫王万年。”
卫羡王看着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长得瘦瘦弱弱的,一双狭长的眼睛看上去到显得精明。卫王一笑说:“寡人向来只听说北仓有太后有相国赫连昌,何时出了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使臣啊。”卫王说完哈哈一笑。
“是啊,素来听说北仓民风剽悍,没想到这北仓国也有瘦弱的年轻人,看来列国之间传言北仓人尚武擅战也不过如此。”赵国使臣也是奚落说。
听着他们取笑自己,无非就是看不起他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张衍。张衍抬起头大声的说着:“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赵使者单凭一个人的相貌就认定整个国家子民只怕是不妥。既然赵使者这样说了,那张衍倒是想问问,西山之战,赵军败给了军事最为弱小的燕国这是为何啊?五万燕军竟然能将赵国的十万精锐打的落花流水,难不成赵国的士兵是如此不堪一击。也不对啊,赵军不就是以伏击作战骁勇四方威震列国的,这个原因还请赵使给张衍解惑一番。”
“你.....不过就是败了一场,我赵军后来占了燕国十三郡,他燕国也不敢多说什么。”赵使气败坏的说着。
“哦,那晋赵卫联合宋一起抵抗楚国北上之时,为何作为四国联军主帅的孟贤君只有他败阵而逃,若不是危机时刻宋国君出面,只怕赵,晋,卫都要割地给楚国。要知道这孟贤君可是赵国的一员虎将又是赵王的亲侄子,这难不成是指赵王家也不成气候.....”张衍也开始奚落赵国说。
“好厉害的舌头,好厉害的巧辩,卫王您要是真的听了这北仓使臣的话,只怕会被他绕进去。一旦做了错误的决定,定会后悔莫及,使得赵国与卫国不和。”赵使气愤的甩了甩衣袖说。
“卫王,今日张衍前来只是为和谈,我北仓既要嫁一位公主到卫国,又打算把上党郡还给卫国,如此诚心诚恳的联盟和解,卫王难道也有所怀疑。”张衍对着卫羡王说。
“上党郡,北仓真的打算将上党郡还给卫国?”卫王疑惑的问。
“当然,大王请看我王写给大王的国书,请过目。”张衍从袖中掏出一卷羊皮国书献给卫王。
卫羡王看完国书之后大笑说:“北仓的诚意寡人是看到了,将上党郡无常还给卫国,北仓可真是大方。”卫王最后一句明显有另一层意思。
这时卫相国出列说:“大王这上党郡自古以来就是我卫国的土地,当年是北仓夺取,如今北仓归还这诚意还是足的。”
“哼,卫王若是收下上党郡,意思就是要与赵晋为敌了?”赵使者冷笑问。
“赵使这话张衍又不喜欢听了,归还祖地是卫国的喜事,怎么到了赵国这就显得有为敌之意?张衍倒是想问问,赵国难道舍得把封丘还给晋国,要知道封丘一直是晋国的土地,你们夺去也有三十年了,舍得归还吗?”张衍反问。
“你.....卫王接受北仓和亲打算与北仓联盟一事,外臣一定会原封不动的告诉我王,还请卫王想清楚了,赵晋两国也是不好惹的。”赵使铿锵有力的说着。
赵使一说到这,张衍看着一直不曾说话的晋国使者,他走过去说着:“哎,晋国不幸啊!”
晋使看着张衍一脸莫名其妙问:“张使何意?”
张衍可惜的叹了口气说:“前些日子晋国的姬乐公子在酒肆里因为封丘的事情与赵国的公子赵宣子打了起来,赵公子性子冲动了些,一时失手将姬乐公子刺成重伤,现在还是昏迷不醒,实在是可惜啊。姬乐公子是如此有才之人,听说姬乐公子还是晋国太子的胞弟,要真是出了什么意外,那可就真的可惜了,多难得的人才。”
“此事可当真。”晋使激动的问。
“自然当真,若不出什么意外,此时晋国应该收到北仓的国书了。”张衍连连叹气说。
“赵国真是好胆量啊...卫王请恕外臣先告辞,哼。”晋使对着赵使哼了一句。
“哎,晋使莫激动,此事定有其他缘故...卫王请恕外臣也先告辞。”赵使连忙去追晋使。
这下大殿之上就只有张衍一个外臣,卫相国看着张衍说道:“北使的来意我王已经清楚,只是关乎如此大事我王也需思虑一番。北使要不去我府上坐坐细谈,我倒是愿意与北使交这个朋友。”
张衍看着卫王的脸色也是一笑说:“当然,早就听说卫相的贤明,张衍早就想深交。”
“请。”卫相看着卫王,得到首肯之后带着张衍离开了大殿。
整个卫王宫安静了下来,一场注定要流血的战场也在千里之外展开。楚国与北仓的这一场战争关乎这霸主的位置,到底是楚国的雄威还在,还是北仓这个剽悍的国度更显势不可挡,一切都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