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老太师还权
小说: 战国策之男王后 作者:青丘之城 字数:2949 更新时间:2019-04-26 08:26:09
第十一章:老太师还权
三日后老太师拄着拐杖离开了府邸,而华年也因为买下郊外的田庄而去了郊外忙碌。
雍城宫早朝内,依旧是伊太后和荆侯的天下,此刻相国赫连昌已经在千里之外的项邑主持作战,信芳对着朝庭大臣昏昏欲睡,一点也提不起精神。
信芳坐在龙椅上直打瞌睡,瞄一眼在一旁垂帘听政的东太后伊氏,信芳的心里再一次掀起一阵波涛。
突然一声传报声惊起了朝堂昏昏欲睡的众人,内监高昂的喊着:“公孙老太师觐见。”
大殿上出现了老太师雪鬓霜鬟的身影,他装着朝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走向大殿,对着信芳行礼道:“老臣见过君上。”
老太师一出现信芳立即来了精神,让果子扶起老太师他说着:“老太师许多年不曾早朝,今日怎么来了,来给老太师赐坐。”
这时伊太后也问:“太师今日前来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老太师说着:“老臣自先太王开始就一直戍卫宫城,四十多年来从不敢怠慢。如今老夫年迈,膝下子孙不成气候,纵使老夫想要告老怀乡也心中不安啊,今日早朝老臣就是为了这戍卫宫城之事而来。”
老太师一席话立即惹来朝堂之上的大臣议论纷纷,伊氏看着坐在下首的老太师,心中顿时有一种异样,这个老匹夫绝不会那么简单。
老太师听着大臣都在讨论谁才是最适合继任他位置的人,他不禁抚摸着胡子一笑然说着:“君上,太后。老臣要告老还乡,今日就交还戍卫宫城的虎符。”
老太师献上伏虎,信芳却问:“太师觉得谁来继任您的位置最好?您老人家年迈寡人也知,只是您要告老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先把事情安排好再回乡可行。您这突然的决定,让寡人和嫡母王太后也不好决定。”
老太师看着年轻的君王,铿锵有力的说着:“大王,老臣将这伏虎交给西太后便告老。”
信芳一听到这心里一阵暗喜,还是华年有办法,老太师将伏虎交给娘亲,不就等于交给自己一样吗。
老太师的话立即惹来荆侯的反对,荆侯出列说着:“老太师,您老要告老还乡我们都不反对,只是您要将戍卫宫城如此重要之权交给西太后,只怕这个举动实在是鲁莽了些。西太后一介深宫妇人,哪里懂得整饬宫防,太师太鲁莽了。”
老太师看了荆候又看着帘子里的伊太后,他反问说:“那荆侯觉得哪位大将适合?”
“以我之见,我到觉得李麟将军挺合适的。”
李麟赵裔,老太师一笑说:“这宫防之事历来只掌握在王族手里,荆侯打算交给李麟将军只怕不妥。”
“老太师所言极是,哀家也觉得这宫城的戍卫岂能随随便便交付。老太师,您觉得由荆侯来掌控怎样?他也与王族沾亲带故,又深得先王信任的。”伊太后终于开口了。
“太后,荆侯虽然忠心但也是外人。”老太师直截了当点破说。
“你⋯⋯老太师看来是铁了心要把这虎符交给西太后了是吧?”伊氏冷笑问。
“如今君上年幼,朝政由嫡母王太后与相国大人监管不为过,但君上总有一天需要亲政,难不成太后您打算一直不放权。老臣将这伏虎交给西太后,意思就是交给大王,等到他二十二冠礼成年由他亲自掌管这一万戍卫宫城的大军,这也是先王给老夫的遗诏。”老太师说着扶着拐杖起身,举起腰间的息王剑说着。
大臣与太后一看是先王所赐的王剑,也都不得已纷纷出列行礼。信芳见到这便让果子去请身在后宫的娘亲前来。
老太师铿锵的说着:“老臣谨遵先王之命,将伏虎交还给西太后,还请大王去恭请西太后临朝。”
伊氏对着息王剑下跪心中一阵气愤不满,看来这云姬母子已经不由她掌控了。
过了一会云姬身着朝服出现在朝堂之上,她从老太师手中接过伏虎,也坐在了信芳的右侧,从此垂帘听政的太后又多了一位,朝堂之上多了云姬的一个位置。
老太师见伏虎已经交还,就等着伊太后给自己下绊子了。看着冷笑的伊氏,看着咬牙切齿的荆侯,君上老臣能为您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
果然伊氏就出手了,她说着:“老太师的家乡远在洛邑,路途遥远您老人家身子骨也不太适合远行,若是回乡途中出了什么意外,他日哀家见到先王也无颜。这样吧,哀家做主在上秀给您修建一座府邸给您养老送终如何。”
上秀县,那里穷乡僻壤在那里居住又比回洛邑好多少。老太师自有办法应付,他一笑出列说:“老臣已经打算给先王守陵,就不劳烦东太后安排了。”
“守陵,守陵好啊,那您老就慢慢守吧,散朝。”伊氏这下是坐不住了,怒气冲冲的起身离开。看着伊氏离开,信芳也说着:“散朝,大家都退下吧。”
大臣们陆陆续续离开,信芳搀扶着自己母亲走向老太师说:“多谢老太师。”
老太师看着信芳,突然感慨的说着:“这都是小事,君上老臣已经为您开了个头,后面的路可就要您自己走了。君上你将来一定要做个王,做一个好王,这样才不会辜负你父王的苦心啊。”
“是,信芳明白。”信芳对着老太师行礼,看着他缓步的离开大殿。早晨的阳光照射在这位老者身上,他的脊梁依旧挺拔。
云姬看着自己儿子,握紧了袖中的伏虎说:“政儿,从今天开始娘亲也能在朝堂之上给你撑腰了。”
信芳揽着自己母亲说着:“有娘亲在政儿就不怕了。”
云姬与信芳一起走回内宫,云姬嬉笑的问:“这老太师怎么就突然提出告老还乡的事情呢?还执意把虎符交给哀家。”
信芳说着:“娘亲你就别想那么多了,总之孩儿已经进步,可以进一步对抗伊氏了。”
云姬只有一笑说:“政儿年底就二十了,娘亲应该给你物色几位漂亮贤淑的夫人了,政儿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你说说看,娘亲给你物色。”
“娘亲我们能不说这个问题吗?孩儿还小呢,还想继续在母亲身边撒桥。”信芳揽着母亲的肩膀说着。
云姬看和如今身材高大的孩子她笑的温柔的说着:“是呀,你娘亲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样子,还小。既然你不肯说,那娘亲就慢慢帮你看。”
信芳没有再接话,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华年一颦一笑的模样。
凤华宫内伊氏的怒气还未消,看着镜中的自己她一扫桌前的胭脂,吓得伺候的侍女纷纷下跪求饶。
伊氏看着下跪的众人喊着:“都给起来,哀家有那么可怕吗?”
侍女们缓缓起身,伊氏对着心腹说着:“柳儿你说哀家是不是老了。”
侍女柳儿给伊氏梳妆道:“太后您才三十多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纪,您才不老,您还是那么貌美,还是我们楚国第一公主。”
侍女这么一说,伊氏说:“就你嘴甜,可哀家还是觉得自己老了,你看云姬都三十七八了,她看上去就比哀家年轻些。”
柳儿却说道:“太后您日夜为国事操劳,西太后日日享福它自然看上年轻些。只是柳儿今日见到西太后,她的发鬓已经有些泛白,哪里比得上公主您青丝浓密。公主其实柳儿觉得,您只是缺少阴阳调和,您要是调和几次,气色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柳儿一说到这伊氏一笑说:“哀家是个寡妇,你胡说什么?”伊氏虽然轻轻的骂了柳儿一句,但她的表情却出卖了她,
柳儿怎么不知自己公主的心思,她悄悄的伊氏耳边说着:“公主,这种事情在民间很常见的,您虽然身为一国太后,但您也是人啊。是人都会有七情六欲,再说这在列国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公主奴婢去宫外给你找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进宫陪你怎么样。”
柳儿这么一说伊氏有些心花怒放,她含笑说着:“给哀家找几个俊秀点的,别要太丑,当然身材也不能太差,哀家也是看脸的。”
“奴婢明白,一定找几位百里挑一的来。公主说到看脸,您想想君上,他虽然身材伟岸,但那张脸谁敢看,真为他以后的夫人担心。”
“赫连信芳,他那张脸活该。对了你去给荆候写个密信,告诉他务必加紧公子华回北仓的速度。”想到信芳伊氏便冷笑了起来。
而此刻远在郊外的华年不知为什么打了个喷嚏,似乎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日落西下,华年启程回府,而千里之外的张衍也终于抵达卫国国都洛新。抵达洛新的张衍即将开始一场与三国的精彩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