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偶然之間的偷看
小說: 是不是拿錯劇本了? 作者:借秋风 字數:1411 更新時間:2022-06-25 02:21:38
六百年前,元國新任國君登基,與此同時下令搜尋一個叫臨水的地方。
大臣和百姓壓根沒聽過這個地方,此事愁壞了許多人,甚至有人還想法子說偷偷建一個這樣的地方,再找一些人偽裝成臨水人,反正天高皇帝遠的總不能什麼都知道。結果第二天,提這個想法的人就被發現死在了一條胡同口。
至此,再無人敢有這類想法,全都老老實實的想辦法尋找臨水。
臨水是個很神秘的地方,傳說那是神曾經降臨過的地方,神賜福於臨水人,讓他們擁有神力和長於普通人十倍的壽命。但不知什麼原因這個傳說並沒有人知道,並且只有歷代帝王的傳人才有資格查閱。
可歷任帝王也沒有一個人散出這個地方,即使只要攻下這個地方就會獲得無數財寶。
李尋川自幼就招人喜愛,也是最有希望成為太子的人,不過幸好他的母親德妃是個明事理的,知道樹大招風,皇帝不止他這一個兒子,一時的喜愛算不了什麼,若真的被立為太子那就是一塊被惡狼盯上的羊肉,隨時都有可能被咬死。
德妃教育孩子也是有一套,學習能學多少便是多少,但該學會的東西必須要學會,尤其是要會看人臉色,宮中險惡不單是說說和看見的,沒點能耐又怎麼會平安的活到現在。在皇帝面前不要表現得過於急功近利,但也不能什麼都說,要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既不會讓皇帝厭惡遺忘也不會過度寵溺。
這些說來容易,但其中的尺度卻是極難把握的,不過,德妃卻是做到了。
其實以德妃的家世地位,不這麼做也能保自己和孩子平安,可後宮妃嬪新人進舊人衰的,要想長久還是要靠她自己,這也是她在這宮牆裡悟出的道理。
五歲的李尋川玩捉迷藏不小心掉進了御書房的一間密室里,黑乎乎的密室里只有幾盞燈勉強照著路,好奇的他穿過廊道,空曠的室內放著一些名貴的瓷器字畫,還有一本嵌在牆壁里的書,看著有些年頭了。放書的位置對於一個五歲幼童來說太高了,而且按理說這個年紀的小孩的注意力應該是玩具之類的,但可能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吧。
五歲的李尋川試圖踮腳去夠那本書,但毫無疑問的失敗了,他環顧四周,找到了一個放置瓷器的小木箱,他把里的瓷器拿出來放好,推著木箱往前走,費力的爬上去,然後站在木箱上拿到了書。
書頁雖然泛黃且頁邊也有損壞但卻沒用落灰,應當是經常有人打掃。
德妃在李尋川三歲的時候就發現了他比同齡小孩聰慧,即使是看不懂的人或事都能記得很清楚,每每抽查備課默寫都沒有錯誤,但一問到對此理解便什麼也答不出來,德妃常常鬆了的口氣嘆道:「終歸還是個孩子。」
小李尋川坐在木箱上晃著兩條小腿翻看著薄薄的書,只有短短十頁紙和兩三頁圖畫,其中記錄的卻是一間令世人都不可思議的事,更可怕的是一旦將此事公之於眾必定會引起天下大亂。
畢竟這麼大的「肉」誰都想分一杯羹。
小李尋川看完了書,歪著腦袋盯著牆壁看了看,最後將書放回牆裡,木箱也推回了原位,瓷器小心翼翼的放進箱子,然後離開了密室。
書的最後一頁有一段文字:非歷任帝王不可知。
小李尋川記得母親說過,不要在父皇面前提起太子,帝王之類的話,更不可以做讓父王厭棄的事情,即便做了也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小李尋川記憶力好,一直都記得德妃的話,所以並沒有人知道二皇子曾經窺探過歷代帝王堅守的秘密。
那天守在御書房外到侍衛太監也都當小孩子捉迷藏久了一點,畢竟裡面那位是皇子,他們不好攔,也不想攔,一個小孩子而已,什麼也不懂。
後來,隨著年齡知識和閱歷的增長,回想起那天密室里那本書上的文字,李尋川才發覺自己的好奇心讓自己知道了一件也許不該知道的事情。
但是他很慶幸,好在自己早在幼時便知道了,不然他也不會有後來的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