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先人的故事
小說: 遇 作者:木易枫瑶 字數:1539 更新時間:2022-05-19 07:45:19
信封上的字體是瘦金體,旁人或許覺得沒什麼異樣,吳邪卻看出那字跡和自己的一模一樣,指尖帶著顫抖,拿起那封信,打開信封取出裡面的東西,所有人的目光都驚愕了,吳邪從裡面拿出了一張摺疊的信箋和一支錄音筆,見此別的人還以為是吳邪自己放進去的。
吳邪先打開了錄音筆,沙沙聲從錄音筆里傳出來,筆蓋的頂部紅色的燈閃爍,吳邪降筆蓋對著客廳的一處空牆,牆上映出一個身穿古代衣飾,中老年樣的男人,錄音筆里傳出男人的聲音。
永樂三年,為後賢吳邪留下的錄音,我乃是長白山張家一族當家族長,我族千年來一直守護著長生不老之密,怎樣才能得到長生,族中卻無人知曉,為了探究長生之密,我決定依據從青銅門中歷代族長得到記錄的信息,找出長生之法,在記錄中無意看到,將張家一族的血液滴在鬼璽上,其就能讓你感應到長生之路,於是我便依照滴血與鬼璽直上,踏上尋找長生密術之路,
洪武二十六年春,依照鬼璽給出的感應,向長生起始之路啟程,向西南走,路徑遼東都司到青泥窪碼頭,面臨茫茫浪疊浪的遼闊海域。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見到這樣望無天際的海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該如何前行,心中動搖,疑是否鬼璽給的感應出錯。迷惘之際,一艘商船來向碼頭駛來,乘上商船繼續著路程。海面上行船和陸地馬車截然不同,上了商船後,身體抱恙,終日腹疼難受,噁心嘔吐,頭旋眩暈精神萎靡,船上的人說這是暈船症。因身體原由,只能在暗無天日的商船底部船艙里休養,在我以為自己將會命結在這商船上,船艙的房門被推開,是商船上的大夫,他和一個水手將吾攙扶到了甲板上,吹著又鹹又濕的風 ,看著波濤粼粼的海面,我的身體竟然一下子,覺得沒那麼難受了,向前更遠的望去,模糊中看到,一艘艘船隻,向著的前方行駛,水手道,就快到蓬萊仙境了!
蓬萊仙境,這是一個神話般的地方,據說這裡有時能看見神仙住的地方,登上蓬萊閣,遙望海天相接一線,不由想起詩句「更尋小蓬萊,俯瞰馮夷宮。篙師進深窈,捫蘿舍枯筇。」在這裡我和鬼璽的感應是相同,在這能感到仙氣,卻無長生之息,依著鬼璽的感應繼續向西南前行。歷經數月來到兗州府的琅琊郡,再向南行,到蒙山,「岱宗之亞」,東夷文明發祥之地,並無探尋文人之墨跡,此行只為長生,恰巧蒙山的確讓鬼璽發出了亮光,長生的氣息濃郁,隨著鬼璽給的感應,來到名為瓜子廟的區域,探尋到一個墓室,戰國期魯國一諸侯之墓。在墓里我得到一枚蛇眉銅魚,至於身上的鬼璽,破袋而出,與蛇眉銅魚相互相吸,在空中旋轉,鬼璽在上,蛇眉銅魚在下,陣法,還有三個空餘之位。還在思索之際,陣法亮光耀耀,只覺身體飄忽,待我醒來之後,身處卻是墓外的樹林之中,還在不明所以之際,鬼璽給出感應,我還未能思索方才之疑,鬼璽給的感應驅使著我不由自主向前。
向西北而行,幾經風餐露宿,越山越嶺,時過半載,鬼璽的感應踏上了,「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陳倉鳳翔府,於渭河和漢江之交,秦嶺縱橫,秦嶺乃龍脈之山。似乎明白為何鬼璽感應會驅使,來到這就連秦皇也在此建墓陵,長眠,人傑地靈,風水上上之地。太白山,常年有積雪,天晴之時,依舊雪峰皚皚,白雪不化。
秦皇尋長生之道,有人說是一生都不得其所,也有人說秦皇得長生之道,合葬於其皇陵,養其屍魂,長明燈不滅,星移斗轉,千百之後,某個契約的之時,秦皇將會醒來,再次一統中原。
秦皇陵雖謠傳又長生之道,可千百年來,卻無人知曉秦皇陵在何處。
在秦嶺深山尋在數月也不所獲,直至洪武二十七夏,那日當頭烈日穿過茂密的大樹,樹蔭下不再是陰涼,吾彷彿走進一箱爐,汗如雨,頭暈目眩,腳底踩空,跌入一個黑暗又深長的隧道中,身體順著道壁一直下滑。落地時無痛感,放眼打量,吾其位於一個十分幽暗,很寬廣的溶洞中,洞里有序點置著燭火,幽暗中吾若隱看見一顆巨大沒有枝葉茂盛大樹,洞里沒有風,空氣也很稀薄,朦朦朧朧中似乎看到樹桿在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