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04
小说: 【古玩】卧底是个辛苦活儿 作者:榕语 字数:2026 更新时间:2019-09-23 04:55:20
邶城古玩街,天将亮未亮。
高高的牌坊上是大大的“邶城古玩集市”六个字。这个时段,街上有门脸的铺子都没开门,反而是铺子门前摆了一溜儿的“地摊”。
不知从哪顺手扯过的破布,许是旧衣服,许是烂抹布,铺在地上就是个小垫,可您要仔细瞧,乖乖,那旧衣服和烂抹布上的东西——指不定金贵着呢!
什么战国青铜鼎,汉代玉带钩,青花瓷的瓶子,唐三彩马,斗彩鸡缸杯,中国上下五千年数得上号的物件,说不定都能看见。
英雄不问出处,摆摊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穿着随意,嘴巴抿得紧紧的,抱着手或蹲着或坐着,要是没人到他摊上,他绝不多说一句话。
要是有人凑上了他的摊,瞧上了什么物件,买卖就开始了。可偏偏讲价也不大声,买家卖家凑在一起,一人一只手在袖子里比划手势。成了就钱货两清,不成也不声张。
来的买家都是懂行的人,起了大早就不准备空手而归。背着个手晃晃悠悠地走,看似什么都瞧不上,实则眼睛毒着呢。遇上“真东西”才会认真瞧上几眼。
奇怪的是,古玩街上来来往往人不少,声响却不大。以致于远远地看着人影绰绰,却听不见半点响,便以为是“鬼”在做交易。
这便是邶城古玩街的”鬼市“。
这几年,帝都的潘家园火了,全世界都知道了潘家园是中国最大的古玩市场。
可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摊子大了上头管的就严了,于是那些个来路不明的真东西就再也不敢往潘家园里带了。倒是大量的赝品编了个“好出身”在里面可劲儿招摇撞骗。
真东西也得找地方出手呀,于是二道贩子就瞄上了帝都边上新兴城市——邶城。沾了潘家园的福,邶城古玩街这几年才火起来。
等到早上八点的时候,街上的鬼影就都散了。卖家用破布把东西一包,消失个无影无踪。买了东西的主,有些却还没离开,而是走向古玩街的尽头,目的地是一间名为“凡器”的铺子。
老旧的楠木匾额,上面用秦小篆写了“凡器”两个字。
古色古香的雕花门窗,开着的店门两个成年人并排进去都嫌挤,内里更是不大,一张八仙桌,两张黄花梨椅子。
懂行的进来了却都要暗骂一声奢侈,现在品相完整明代黄花梨椅子哪里还见得着?见着了供在家里当宝都来不及,舍得摆在店里供人坐,糟蹋东西!
可凡器的老板就舍得。
临近八点半,队伍开始躁动。
终于等到八点半,好戏就开场了。
今天坐堂的是凡器的老板傅时七,短袖短裤大拖鞋就来了,进门的时候还是睡眼惺忪,往那一坐恨不得趴下接着睡。
跟在他后面的两个伙计,分别是彭大宝彭二宝,大宝壮一点,二宝略瘦一点。穿得都比傅时七好,分别站在傅时七的两边,跟两座门神似的。
一人脖子上挂一块牌子。左边是“支付宝”,右边是“微信“。两种支付方式任君选择。当然也可以现金。
识人识鬼,鉴真鉴假,一眼五千,上手一万,估价再加五千,生人熟人一律不打折。先给钱再看货,童叟无欺。
第一位客人是凡器的常客,一位常在古玩街淘东西的老玩主老吴。早年下海赚得盆满钵满,现在老了迷上点收藏,爱起个大早逛“鬼市”,买东西也舍得,就是时常打眼,是个棒槌。
老吴进门熟练地掏出手机扫码,向”负十七“付款一万五,才坐下说话,“傅老板昨天没睡好?”
傅时七懒洋洋地撑坐起来,寒暄道:“昨天晚上打王者到三点。“
老吴接话,“我孙子也爱玩这个游戏,整宿整宿不睡觉。”
“这瓶子你的?不是让你少买点瓷器,交的学费还嫌不够。”
“就好这口,没办法。今早刚买的元代青花瓷,您给掌掌眼。”
傅时七无语,抬眼瞄了一下,嘴角抽搐,话都不想说了。
“傅老板这是什么意思?不上手看看?”
这他么还上手呢,整个一现代工艺品让他怎么上手?
“老吴,下次少看点拍卖会图册,那玩意儿假得很,你说你给我钱,我也不能跟你说假话,说了真话万一你心脏病犯了,我还得给你叫救护车。”
知道自己又当了一回棒槌,老吴也不失落,“你说,我就当上课了。”
“这东西,现代工艺品,景德镇出产,一年造好几十万个。买回去用醋泡一泡,把贼光一去,就是你这东西,充其量……“傅时七伸了个巴掌。
“五千。”老吴有一丝肉痛,不过买来才三万,他也不太心疼。
“五十。”还五千呢!
“算了,我就图个开心吧。”
“还是那句话啊,不准找人后账,自己没眼力怪不了别人。”
“知道知道,这是规矩,都懂。”老吴点点头,抱着自己花三万买来的“现代元青花”走了出去。
凡器开在古玩街,自己店里却不卖古玩,而是专门帮人做鉴定,收些鉴定费。来店鉴定的人,必须守一条规矩:但凡打眼买了赝品,不准去找后账。
这不仅是凡器的规矩,也是古玩行里的规矩,打眼捡漏全凭个人,没有其他东西的什么“三包”规定,买定离手,输赢自负。所以,要是没有眼力,还想玩收藏,那就是赌博。
第二位进来的,中年人,是个新客。扫码付了一万五,才笑着说:“傅老板早,您给看看。”
放在桌上的,是一尊辽代的三彩罗汉像。傅时七睁开了惺忪的眼,开始认真看。
桌上这尊罗汉像,罗汉宝相庄严极其自然,釉光柔和温润,精光内敛,宝光四溢。其实三彩陶和瓷器算半个亲戚,逃不过看釉看胎这两点。上手细看,傅时七已经有了判断。
“你这东西,看着不错,可惜是件高仿。”
“怎么可能!”中年人显然不信,“这可是我花了十万买的。”
傅时七在心里骂了一句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