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梦(三)无CP
小说: 榕语随笔 作者:榕语 字数:2921 更新时间:2019-09-23 04:52:27
“你先缓缓,想好了再说。”书生虽然不知道松华想知道些什么,但他有预感,要是杜嘉说错了,恐怕就再也分不清梦和现实了。
杜嘉的眼神黯淡下来,沉默了许久:“有人曾说,大梦一场三十年,我这一梦,竟是过去了一生。这哪有什么满意不满意呢?”
“老道我一直想找一个弟子传承衣钵,不知你可愿随我一同参悟大道?”
“如此便多谢道长点拨。”
书生看看松华,又看看杜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一切合情合理,又那么顺理成章,但还是难以置信。
忽然间,他看见松华将杯子里的茶往前一泼,茶水没有落地,而是直直向杜嘉飞去,水渍在他的衣袍上大片大片的蔓延开来,然后杜嘉的身形变得单薄,缓缓瘫倒在地上,再无声息。
书生走上前去查看,发现只是一张人形的纸片,泡在一滩茶水里。
自己还在梦境里没有走出去。
“你对我究竟有什么可求的,要在这幻境里戏耍我?”这时书生冷静下来,松华的用心不可琢磨,但绝不简单。
“你以为老道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带你进来,不过是有人托我来阻止你考试罢了。你的一切行踪,某些人都在看着。既然你要考试,就在这考吧。”松华站起来,向外走去。留下一个背影给书生。
“他不就是想我不要科考,不要回京城,何必如此麻烦,找了你来还想让我大彻大悟,跟你上山修道,真是可笑!”书生顿时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也猜到谁敢这样算计他。
“今年的科举考试一过,你就能醒了。”说完,松华化成一缕烟,飘出了窗外。
科考第一天,丞相府,王丞相的书房。
“二公子三日后就会醒来,届时情绪必定有些不稳,丞相需得费心开导。”松华一身干净的道袍,手握一把拂尘,仙风道骨,面色平静。
“老夫在此多谢道长了。”王世杰恭恭敬敬地拜谢松华,不似位高权重的丞相,倒更像那关心孩子安危的老父。
“二公子命薄,本已有克妻之相,三年前又招惹上命格相冲的人,不得入仕,以致沦落至此,必须远离父母兄长,做一个漂泊之人。老道本想引他入道,远离这尘世,可惜他异常机敏,已有察觉。尽快送他走吧。”松华感慨道。
“让他多留一日吧,我那夫人已经三年没有好好看看他了。辛苦道长施法,请先去客房歇息吧。”
一门双状元,这将是怎样的荣光,三年前松华给王聆算过一卦,跟王世杰说过他将是新科状元,可松华只是出城去拜访一下故人,前后不过一天,回来时再看王聆,竟已经是垂死之相,大为震惊,深入去查,才知前一日有大军入城,有人身带凶兽之气,与之相冲。
王聆当年的考试,宛如中邪一般,笔下字句多有不敬,险些触怒圣颜,无奈之下,松华给王世杰出主意:逐王聆出门,远离京城方可保平安。
“贫道要走了,这个就给二公子戴着吧,可以抵挡一些阴邪之物。多谢丞相这些年一直照顾松阳观,以后也还请多劳了。”松华说完,身影渐渐变浅,凭空消失了。
书生在房里坐了很久,想明白了一些事。
他终于记起这个道长他见过,在三年前,只是当时松华不像现在那样邋遢。
他老爹没有不管他的死活,只是看他居然活得不错,于是没有多加干涉。现在他又打算参加科举,他爹只能又请来松华,妄想让他看破红尘,进山修道。只可惜松华本想让他经历这一生,却被他推给了杜嘉。
当务之急,是怎么才能打破这个环境。科考已经开始,他已经赶不上了。无论如何,还是先出去的好。
走下楼,书生观察起这个说是环境但其实和真实世界无异的地方,想找出一些破绽。
楼下吃饭的人已经换了一拨,掌柜已经吃饱开始算账,走到马棚,山水在啃着干草,又转出客栈,在大街上走,路过了邹记糕饼铺子,他吃甜,尤其喜欢这家;路过了南溪书斋,他在这里扮作过书贩子,卖过自己作的诗;路过了户部的大门,已经关了,这时天快黑,他大哥估计已经回到了家,从来都是他们的父慈子孝,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兜兜转转来到南城门,他在这里遇见过一个人,骑着火红色的战马进城时,他刚挑好笔墨走出店门,就看见了他,后头跟着浩浩荡荡军容整肃的大军,现在想来该是哪一方的将军,只是自己从未见过,当时想一定要和这个人结交,一同饮酒才好。
后来,考试的时候跟撞了邪似的,现在都记不起是写了什么,接着就被赶出家门,狼狈不堪的开始了漂泊的日子,再也没有见过那个人。
华灯初上,夜市也十分热闹,在一个小摊子坐下,买了一碗酒酿圆子,吃到嘴里除了甜味,还有些苦涩,越吃越难吃,最后居然还吃出了咸味,这真不是一碗上好的酒酿圆子。
正想叫老板结账,听到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哥哥,你怎么哭了,我家的酒酿圆子不好吃吗?”
抬头依稀看到一个小女童,赶紧抹了一把脸,丢下一小锭银子落荒而逃。
回到客栈,上楼休息时,被正在吃饭的掌柜叫住:“王公子,你同屋那位杜公子已经走了,以后你要一个人付房钱了。”
“好。”都是虚无,还在乎这些?
“公子,用过饭了么,要不嫌弃和我们一起吃些吧。”掌柜好心的劝。
“不用了。”都是幻境,难道还能饿死?
“可我这黄米饭……”掌柜欲言又止。
书生径直上了楼,也没管掌柜再说的是什么,距离科举结束还有半个多月,他还要在这待半个多月。
第二日,书生去了槐市,看当年自己卖诗集的书摊,可惜找不到了。
第三日,去了京城最大的梨园听戏,那个当红的戏子已经不在了。
第四日,去了相府后门,等了半天也找不到机会混进去,似乎下人都不认识他这张脸了。
第五日,第六日,第七日……
第十一日,毫无头绪,这个幻境无比真实,以致于每天客栈掌柜劝他吃饭都劝得那么真心实意。
等等,掌柜为什么每天都要问一遍他有没有吃饭?
就好像安排好的似的,他每天回来时,掌柜都会说一句要不要一起吃饭,而且,无论他什么时候回来,掌柜都在吃饭。
书生决定实验一下,他走出客栈,等了一会,又走进来,只见掌柜站在相同的位置问他:“公子,用过饭了么,要不嫌弃就和我们一起吃些吧。”
拒绝后,再出门进门,又是同样的话。重复了三次,还是一次不差,他终于找到这个幻境的破绽了,这掌柜就是关键。
“公子,用过饭了么,要不嫌弃就和我们一起吃些吧。”进门时掌柜再问。
“如此,就多谢掌柜盛情了。”书生这一次欣然同意。
桌子在后厨,不是什么好酒好菜,寻常的几样小菜,只是米饭有些特别,是黄米饭。那一日刚来,从马棚里醒过来,走出大堂时看见的就是掌柜在吃黄米饭,这掌柜似乎对黄米饭特别热衷。
“掌柜的,你这日日吃黄米饭,是有什么习惯还是风俗?”书生问道。
“风俗?没有没有,我这黄粱是去年买的了,再不吃怕是都要坏了。就我这天天吃,也还有再吃六七日才能吃完。我都忘了,公子你怎么吃得惯这粗粮呢,还有上好的白米饭,我这就给你去盛。”说这掌柜就要去盛饭。
书生想的却是怎会如此凑巧,自己准备出去了,掌柜的黄粱就快吃完了。
“不用了,这黄米饭我也吃过,今天正好再尝尝。”端起一碗黄米饭,扒了一口进嘴里,味道居然还不错。
“掌柜,你这黄粱隔了一年,味道也还好,不错不错。还剩多少,不如一并让我煮了吧。”
“公子你喜欢就多吃些,你没剩多少了,你要吃我明日再煮。”掌柜不疑有他。
“你那黄粱放在哪?我想去看看。”书生状似无意地提起。
“就在那口小缸里。”掌柜指着厨房角落说。
书生走过去揭开盖子,缸里还有大概还有小半黄粱,心生一计。
“掌柜,我买下你这些黄粱,你帮我全煮了。”书生说道。
“哎呀,公子,这些陈年黄粱值几个钱,只是你也不能糟蹋了。”
“哎呀,掌柜你别说了,我就特喜欢你家这点黄粱煮的饭,你都给我煮了,我要那拿去分给那些乞丐。”
“不行,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