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
小说: 浮世花 作者:未常在 字数:1251 更新时间:2019-09-23 04:13:48
洪武三十年二月,三年一次的春闱开始。
我看着读书人兴高采烈壮志凌云的踏上征途。
我心中,很开心。
即使我不能参与。
但看见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是我毕生梦想。
而这梦想,正在逐渐实现。
在权倾天下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手中实现。
我不得不承认,从他上任以来种种作为来看,他是个好皇帝。
会试主考朱元璋选定为品行俱佳的刘三吾。此人饱学诗书,刚正不阿,选他,是最负责任也是最好的结果,可让本次科举平安渡过。
而事实,却不容我料。
三月初,大批北方学子齐聚皇城门下击鼓鸣冤。
因会试榜上五十一名贡生竟是清一色的南方人,无一名北方人。
北方学子含泪欲泣,状告主考官为南方湖南人,照顾乡亲,对北方学子地域歧视。
对于这个状告,我是不信的。
不为什么。只因我信他,他的名字便就是一种诚信。
我信那个在我年少落魄不得志跪倒在国子监门口对我伸出的那双手。
信那个文采风流,做事稳当告诉我们读书人应以千载为量,四海为心的老师。
信那个名满京华,学生遍天下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
而这天下人纷纷扰扰,我也只不过是一粒微尘。
我的信,不值价。
事出,朝野上下就一片轰然,大批北方官僚纷纷上书惩办刘三吾。
朱元璋亲设调查小组,以皇帝侍读张信为首。任命的皆是忠直敢言之人。
而调查结果,却是刘三吾的审查没有任何问题。
我心中大石终落下地。
而朱元璋,却依旧没有任何声响。
我在刘府门前等了一个月,自始自终都没有听见放老师出狱的消息。
我忧虑不解。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去了一趟文渊阁。
阁内青烟袅袅,瑞脑的清香遍布屋中。
而朱元璋,正坐在红木桌后。
他手中拿的奏章已许久未翻动。目光凝滞,似在思考什么。
我飘过去,一探究竟。
——臣无能……至南宋起,经济重心日益南下,已成定局…南方经济优越,人民富饶…故花在教育民生上的精力大大过于北方…所南方学子实力优越于北方…是属必然…
目光被打断,他合上了奏折,轻舒了口气。
他叫来太监拟旨,曰:“翰林学士刘三吾为反贼,已证实,发落西北。张信凌迟处死。”
太监领后,唯唯诺诺的退下去。
空气静得死寂。
明明我不需要呼吸,我却依旧感到了窒息。
我仓皇的望向他,只见他面孔坚毅,目光冷峻。
我心神一滞,忽然明白。
他在粉饰太平。即使南方学子皆是凭真材实料的过了科举,但人数太多已经引起北方学子不满。
从大局角度讲,他唯有掩盖真相,让主考官调查小组顶罪,才能粉饰太平,社会安定。
我无可奈何,只觉悲凉。
脑中只忽现老师告诉我承儒学,效君王,死而后已的话语。
我慌忙退出文渊阁,退至皇城外,吐出一口蓝色液体。
我早已是孤魂野鬼,为老师探求真相冒险进了一次皇城。
却没想到,皇城龙气如此之重。真相如此惨白。
即使进皇城伤到了自己,我却并不后悔。
只因我得到了真相,即使这真相重的另人无法呼吸。
老师,你所效忠的君王如此视人命为草芥,你知道吗?
这样的人,若你当初得知,你还会誓死效忠吗?
我无法得到答案。
我最终还是站起身来,拂开残留在嘴边的液体。
世事从来不公。
我也不过是一粒微尘。千载后,今日一切均会化作云烟。
皇帝的旨意我篡改不了,但我,在这里,我可以为你沉冤昭雪。可以让你不受冤屈。
老师,你是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