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抉择
小说: 灵探事务所 作者:沈顾北_ 字数:2503 更新时间:2019-09-22 12:24:01
“你这混小子,刚开始的一年还知道托人捎回几封家书,怎么后来没有了?”
“张伯,刚开始驻守在石门城,那里还有来往的商人,所以家书能带回来,后来我随着将军辗转各地,战事越发紧张,往往写的家书总是半道上就丢了,所以……不过我每隔两三个月就会托人带回一封的,怎么我娘没收到吗?她们去哪儿了?”
“要是收到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啊,唉……你走后的第一年,就杳无音信,村子里的人看着你长大,都担心不已。后来过了两年,还是没有你的消息,镇上的人都说边关战死了好多人,那尸体堆起来哟,都有城墙高了,你娘和青儿还盼着你,等着你,不信你死了,你想啊,那么多尸体,你又没有消息,村子里的人都认为……只是不明说。”
张伯缓了缓,又接着说道,“恰逢那年旱灾,闹饥荒,很多人都逃荒去了,你娘和青儿带着你那刚满三岁的儿子,也决定离开这里,不过不是逃难,而是找你。她们去的最远的地方也是这里的镇,你活着还是死了大家都不知道,很多人劝她们一起南下,可是劝不住啊!后来听北上的人说道,那年世道不好,山匪横行,你娘……她们……没找到你就……”
张伯抹了一把泪,哽咽着:“不说了,不说了,岑儿你活着就好,就好啊……”张伯起身拍了拍顾岑的肩膀,佝偻着腰走了出去,蹲在门口抽着旱烟。
顾岑望着那干瘦的背影,从烟雾飘渺似乎看到了他那些家人。那年的旱灾他也记忆犹新,军中粮草不足,也受到了影响,只是没想到……
“张伯,我先回去了……”
“回去吧,想开点,你能活着也算是顾家祖宗保佑。”
顾岑失魂落魄的回到家中,路过那匹马时,被马咬住了衣角,他看到马低头在树下喷着热气,嘶鸣着。顾岑顺了顺马的毛,将它牵到了别处,徒手将梅树下的土挖开,看到里面整整齐齐的埋了三坛酒。
“青儿,你看外面的梅树又开花了,我在外面放了几个酒坛,盛雪,再等它结了果子,我们啊选出最好的梅子,酿酒!然后再埋到树下,每年埋一坛,等将来孩子长大娶亲,就把着酒挖出来庆祝,怎么样?”
顾岑到现在都记得,那年雪夜,青儿掩唇笑话自己,却也娇羞的应了下来,后来……物是人非。他再次将这三坛梅子酒埋了起来,细细的铺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土,他将篱笆重新修葺好,将屋子重新打扫干净,书信一封辞了官。
顾岑在这里住了下来,他在屋后开了一块地,种上了菜,养上了花,他的眼中也只剩下淡泊。每年都会盛了初雪,采了最好的梅子,酿上一坛酒,埋在树下。
不过他已经不再是孤身一人,他身边有个孩子,他捡来的孩子,取名叫顾思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
“爹,天又下雪了,快进屋来,我把炉火烧的很旺呢,还煮了肉汤,”思君扯了扯顾岑的衣袖,顾岑低下头来时,思君看到他眉目已覆上了一层雪,抬手替他拂掉,“回去吧爹。”
“好,等我取一坛酒。”
“欸?爹,你不是说过,梅树下的酒不准喝也不准动吗?”
“那是对你说的,”顾岑取了一坛酒,那年也是这样的雪夜,梅树都被雪压弯了枝头,但远远看却是一轮明月挂在梢头,往后每年都未见过这样的景色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只见一个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一手持锡杖,一手持宝珠,端坐在金莲之上的人悬于半空,缓缓吐出这一句话,顾岑兀自独坐在往生花中央,似乎还沉浸在方才体会过的那一世中。
“心生故则种种法生,法生故则种种心生。诸法从心所起,与心相应,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一切境界,随心所缘,念念相续,生灭不停。该醒过来了……“
顾岑的眼睛渐渐有了神采,打了个激灵从梦中醒了过来,“地藏菩萨?”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往生花海汇集了万千人的七苦八难,此不过是给尔等小小考验罢了,贫僧未曾想到,施主竟能从一场梦靥中醒过来。”
顾岑仰望着地藏菩萨,看来猜测完全对了,石门外的石像是“谛听”,和西游记里还是有差别的嘛,差别还挺大;不过林白他们呢?顾岑起身四下寻找着。
“菩萨,刚才的只是梦境吗?”
“非也,尔所历不过众生芸芸中须臾一世罢了,若参不得其中佛里,便会困于其中,循环往复,终于生死。”
“终于生死?那我参悟了什么?那坛酒吗?”
“有生就有死,两者相依相伴,世间若有其生;此处便有其死。那个孩子,那坛酒,皆是你的参悟。”
顾岑想不明白。不过,往生花是开在轮回路上的,冥王的话出现在顾岑心里,轮回路,生死相依。“菩萨的意思是若逃不出梦境,他们便会轮回转世,而困在这里的人就会死吗?”
地藏菩萨笑而不语的看着顾岑,“此中所讲,须尔参悟。尔,可择一人,入其梦,救其人。破,则生;不破,二者皆死。所剩之人,全凭造化,阿弥陀佛。”
“菩萨,你知天洞地,应该也知道我们来此处要做什么,佛不是说要渡众人于苦海吗?为难我们,那么人界可是会陷入苦海的,这不是违背佛法所讲吗?”
“天自有道,佛自有道。”说完地藏菩萨消失在顾岑面前,“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果,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因。尔等引百鬼恸哭,皆是因果。”
“喂,菩萨!菩萨?你去哪儿了?是不是嫌我太烦?问题太多了?菩萨?”顾岑对着天空喊到,无人回答。
“因果?生死?救一个人?这选择也太难了吧?”顾岑看着不远处陷于梦境的三个人,他想救林白,非常想,但是冥界要是没了冥王,会引起更糟糕的后果的,这可怎么办?
顾岑来回走动着,算了,遵从自己的心,冥界没了冥王还有菩萨呢,自己瞎操什么心,况且冥王活了那么久,没什么看不透的。想到这里,顾岑入了林白的梦境。
出现在顾岑眼前的是一座破败不堪的寺庙,林白一身小沙弥的装扮正在把落叶扫成一堆,他静静的看过了林白的一生,枯燥而乏味,也不知道菩萨到底让林白参透什么。第二次,他看到林白迷茫的眼神,遵从着上一世的路,才知道怎么回事。
林白的一生都困在这座庙,为它生,为它死,从未放下过禁锢他这一辈子的东西,他搞不懂所求和所得,为了钱财疲于奔命。
顾岑闯进了林白的生活,打破了他的习惯,推掉了那五十两银子,领着他下山,抓鬼驱邪、治病救人。告诉他,佛心、善心不在于寺庙有多大、多华丽,香火也不是由这些决定的。等顾岑再把他领上山时,林白看到破败不堪的寺庙被修葺的整整齐齐,里面多了香火,从此以后,这座小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香火不断,大家都说,这里的庙是最灵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