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关索梁山求援
小说: 水浒之幸好有你 作者:长安柳下 字数:2061 更新时间:2019-09-22 10:17:56
宋江、张顺、李俊等上山聚义,花荣伤愈,实属梁山两大幸事,晁天王在聚义堂摆下酒宴,请众位头领吃酒。
众家兄弟齐聚聚义堂,大口吃酒大块吃肉,一时间好不热闹!
“花荣贤弟吃酒”
“林教头请”
囫囵的与林教头碰了碗吃了酒,目光在人群中不断搜寻,似乎在找些什么,几位兄弟瞧见了刚要深究花荣又蓦地收回目光……
“花荣哥哥”
小七绕到花荣身后,挤开花荣身侧坐着的王英自己则大大咧咧的坐在花荣身边
“小七……”
这是回到梁山以来二人第一次见面,饶是平日里能说会道的阮小七都有些词穷,花荣本就不善言辞,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李逵端着酒碗绕到此处,盯着他俩左右瞧了瞧,抬手拍上阮小七前胸
“怎地?都成了哑巴了?怎地跟那上花轿的大姑娘一般,娘们儿唧唧的!”
“你这黑厮!”
“铁牛,休要胡闹,快快回来”
宋江憨笑两声抬手招呼李逵休要趁酒意惹事,这黑厮鲁莽,只懂得操起两把板斧砍杀,一分别人面色也不会瞧!
阮小七虽气李逵说话太直,但转念一下确是这样。
都是自家兄弟,江湖上响当当的英雄豪杰,何时变得如此婆妈?有话便直说,要杀要剐、当牛做马且由他说了算!
“那日在江州,是兄弟鲁莽害得哥哥受伤,小七给哥哥赔罪,若是哥哥心中有怨只管拿小七出气便是!小七绝无怨言”
不曾想养了几日伤两人之间变得如此生分……花荣在心中叹了口气,端起酒碗
“小七兄弟说的哪里话,我花荣下山之时答应了晁盖哥哥,护不住兄弟才是该治我的罪”
酒碗相撞、豪饮而尽,此事便算就此揭过。
校场之上秦明带领步兵操练,喊杀声震天,想起受伤几日不曾活动过筋骨如今看见这情形竟觉有些生疏了,对身后小校道
“取我弓箭来”
“是”
小校领命去取弓箭,花荣信步踏入校场巡视步兵操练情形,顺手纠正了些小卒的招式动作,秦明打眼瞧见花荣抬手招呼
“诶呀呀,花荣贤弟伤可痊愈了?”
“劳哥哥挂心,早前便已好利索了”
秦明不信,抬手搡了他两把,又在肩头处捏了两把
“当真是好了,何不比试一番?”
“如此甚好”
场中步兵划出道来,小校取了花荣长枪递与他,秦明执起狼牙棒,各自摆好了架势。
也不知是谁先发难,枪来棒往两人打在一处,花荣一枪刺来被秦明闪身躲过,秦明劈空一棒被花荣用枪挑开,一时间校场上只听得兵器相交的铿锵声,两人打了不下百八十回。
阮小七正巧经过校场边,就看见步兵们围城一团,隐隐传出兵器相交声和小卒叫好声,阮小七心下生疑,想着别是有人闹起事来,若是伤着两个三个可没法向哥哥交代!
挤进人群里欲探个究竟,方才挤到近前却不料被谁从后头推了一下,正巧挤进花荣与秦明的打斗圈里……
二人兵器相交正往此处而来,阮小七面上大骇,连连后退顺势从腰间抽出匕首,一个鹞子翻身挑开两人的兵器化险为夷。
花荣秦明二人同时收了手,阮小七嘴角噙笑颇有些洋洋得意,秦明连连夸赞
“小七兄弟好身手啊!”
“哥哥过誉”
花荣则是一言不发走到阮小七面前,四下查看方才是否误伤了他
“可有事?”
刀剑无眼,适才他突然冲出,若不是他及时反应……便真的打在他身上如何说得?如若有个三长两短……花荣不敢想。
“并无事,花荣哥哥不必担心”
“那便好”
花荣收回手,回想起刚才那一幕仍是有些心有余悸……
“三位头领,晁天王请聚义堂说话”
“一同前往”
花荣并秦明把手中兵器递给身后小校,阮小七袖子擦了擦匕首后收刀入鞘别在腰间,三人一同前去聚义堂。
聚义堂内聚了不少人,晁盖、宋江、吴用三人上头坐定,众位兄弟各寻地方或坐或站,花荣坐在下首前几把交椅上,阮小七站在他身后扒着椅子抻头望向堂中站着的两位好汉,着实是未曾见过。
“杨雄、石秀见过梁山众头领”
“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先斩了这两个,将这厮首级拿去那里号令,便起军马荡了那村庄,方不折了锐气”
晁盖一拍桌案气愤难当,眼见小卒来拉人,杨雄和石秀不知如何是好,宋江连忙开口
“哥哥且住”
指着杨雄石秀说道
“偷鸡的乃是时迁,与杨雄石秀二位兄弟无关。再者说了,这三人不远万里来投奔我梁山,若是就此斩杀,日后哪个还敢来投奔?”
吴用眼珠子转了两圈,手中羽扇轻摇,接着宋江的话茬
“这二人杀不得啊哥哥,着实是那祝家庄可恨,全然不把我梁山放在眼里!”
晁盖一捋胡须
“那便允了你二人入伙,拿酒来”
小卒端来两碗酒,杨雄与石秀饮尽后摔碗为誓,晁盖想起时迁之时怒拍桌案
“那祝家庄委实嚣张,来啊,点齐兵马,即日与我下山拿了那祝家庄”
“哥哥且慢”
“贤弟何意?”
“宋江愿替哥哥前往拿了这祝家庄!”
宋江站起身来拱手
“承蒙众位头领相救,宋江上山数日不建存攻,此番下山一来与山寨报仇方不折了锐气,二来免了时迁兄弟受那等小辈侮辱,三来得了这许多粮草以壮大我山寨,这第四嘛,是要请那扑天雕李应上山聚义”
“贤弟愿往再好不过!”
宋江当即调兵遣将,命人准备军器、粮食、马匹,即日出发。
阮氏三兄弟皆被留守于山寨,阮小七在后头急得有些抓耳挠腮的,却又不敢擅自请缨,上次的教训过于惨痛,且宋江带走寨中大半人马,若是再走一个便真的所剩无几了,如若官兵趁此时机发兵攻打,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