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记之戚晏之 记事一:岁华不长欢,年少不须臾
小说: 笼中凰(女尊) 作者:彦榕也 字数:1740 更新时间:2022-09-12 17:22:35
我在母皇父妃的呵护下成长,从小母皇就对我说,不学无以为人,就算是男孩子,也要识文断字,明是非,懂善恶。
所以到了六岁,我也跟着皇姐姐们在御书院念书。学的一样是圣贤治国之书,那《男规》、《男德》一类,我只当自己没听说过,也未曾翻阅。
母皇一共只有我们四个孩子,大姐姐、二姐姐和小妹妹,唯我是一个男孩儿。
授课恩师是凰君夫人的姑姑,名叫肖羡,虽未在朝为官,但却给人一种博学鸿儒的大家风范。
可她虽为我的恩师,却并不对我抱有很高的期待,教给我的东西,也没有皇姐姐们学到的多。甚至当我困惑求教时,她也并不细致讲解,只说个大概,然后告诉我:“不必如此较真。”
我一开始觉得这是我幼小的缘故,她讲了我也许也听不懂,所以更加努力,生怕恩师因我的年岁而差别对待。但后来小妹妹妹也到了念书的年龄,我才发觉肖羡并非是怕我不能领会,而是重女轻男,才对我如此这般。
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确切体会到了性别差异,我曾为此愁绪满怀而无从疏解,我也曾天真的向大姐姐寻求一个答案,但她只停了那手中折扇,悲悯无奈的道了句:“无非你以后也是要和亲的,嫁的远近之差罢了。”
此言于我如遭雷劈,思我不过九岁年纪,从未想过与父妃分离。
我不是那坐以待毙之人,一想到那远嫁噩梦,我便不想本分的做这个皇子,总觉得要做些什么改变。
后来我逐渐学识广阔,顿觉以那肖羡的学识眼界,不过是附庸风雅的愚俗之辈罢了。年岁渐长,我的求学之心虽仍有一息尚存,但已经着手培养自己的势力。
六族,程、戚、金、王、何、莫乃大姓,凰朝社会分三流,官农商而已。父妃何氏是母皇还是亲王之时娶的第一个男子,就算出身凰朝第一商贾之家也因商家出身而不能得正夫之位。
何氏族小辈唯父妃一人而已,那嵌了金的玉扳指就在父妃殡天之际辗转我手。于是我仿着凌虚谷九局的模子,建立了凰朝的消息网。有父家人脉为底,我虽四处碰壁,却也有了不小的成就,甚至有了属于自己的卫队。
之后在身旁陪伴我的,除了爱穿绿衣的宫奴春旭,还有暗卫茗一。
一日,我在大皇姐的行宫芳清园赏花,炎炎夏日薄汗如雨,随意寻一大树乘凉,无意得知了一些事情。她们说了很多,总而言之便是大皇姐父妃是被二皇姐父君谋害而死,并且大皇姐已经掌握了二皇姐和肖羡买卖官职的证据。
于此我忽然庆幸自己是个男孩儿,父妃与我都不必过早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买卖官职是凰朝重罪,事情揭露后,母皇着人彻查那些陈年旧事,还掘出了不少大逆不道的罪名。昔日张扬狂傲的凰君肖氏入了冷宫,肖氏一族满门抄斩,二皇姐被终身圈禁蔑庭,与之同父的小皇妹也受了牵连,流放到了我闻所未闻的凰朝边区。
母皇身体抱恙大有油尽灯枯之势,大皇姐如愿坐上了太女之位。前朝由她翻云覆雨、任她揉圆搓扁。意见稍有不同的官员,就会因各种理由被处以极刑。
教会我残酷的人,是我的母亲和姐姐。
大皇姐登基为帝,对我还算有些疼爱,我便将她对我的点点庇护用做蒙蔽她双目的屏障。
我羽翼渐丰,她浑然不觉。
伴随着我的成年之日一同到来的,是姬国请求和亲的来信与使团。
我在花萼殿上仔细观察着那年岁与我相仿的男孩儿,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和亲对男人的残酷。他不过十七年华,却被身为姬国帝王的母亲送来这里,嫁给毫不相识的我的姐姐。
而我也将被交换到那个寒天冻地的国度去,做他母亲后宫中众多男子中的一个。
怎么可能!
未雨绸缪为的就是如今。
在得知大皇姐为了利益同意将我送去和亲那日,我,反了。
这里是我的家,昔日桃花相映红,如今这红,却是尸横遍野血肉横飞,断壁残垣满目狼藉。
宣政殿的大门仿佛将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门外哀嚎遍天,门内恭默守静,戚悠之气定神闲的坐在龙椅上,看着桌上的绢绸,也不抬眼看看下方面伫立了很久的我。
案上龙涎香从未间断的烟云已经消散了,现在也不会出现一个宫奴将那成双的凰纹熏炉填满。
良久,戚悠之才拿着那绢绸走到了我面前:“这份圣旨,是我留给你最后的庇护,瞧瞧。”
内容很长,却是她的亲笔,笔划折力之处凌厉急促,一看便知是仓促落笔所致。前部褒奖溢美之词颇多,我也不甚在意。但有一句话令我目不忍转睛,久久不能回神。
“传位于凰子晏之。”
我大势已定的目光在那朱红色的凰朝玺印和那七字传位之言上流转。
戚悠之疯癫般的狂笑将我的思绪拉回,半刻后我才翻醒。而她,也已冲在我的面前,死死的用双手拽了我的剑刃,将冰冷的剑尖插进了她的胸膛,自我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