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君子之约
小说: 南国有风 作者:飞豆雾花 字数:3584 更新时间:2019-09-22 03:26:33
二月前,楚二公子在太妃膝下撒娇,戏说皇宫太大,又不曾见新面孔,如此怪冷清的。这原是他一个孩子家的痴话,可太妃却放在了心上,到了三月中旬,御府奉太妃之命拟好了几十幅画像,着人送到了朱鸟殿中。
朝中一时平静,苏家支持华照君未果,虽不能立即铲除这帮纠结的势力,但苏氏没有了太后的明示,一时间也不敢妄动。太后深居长乐宫,身子较去年弱了不少,总是三日一小病,五日一大病,姬消遣了两名最好的太
医照顾苏太后的身子,道是秦王不在京中,他应当代兄长尽孝。
这当中或许真的有三分孝心,可剩下七分,是为掌握长乐宫往来之人而留,苏太后苦心经营二十余年,岂能甘心看着儿子册封区区一个秦王。
太妃将姬消请到朱鸟殿内,又传召了他的两位侍妾,不知太妃这回又要吩咐些什么,萧清影心中却早有预料,大抵离不开纳妃二字。
果然,一进朱鸟殿轩辕昭就看到太妃面前的小桌上竖着几十支画卷,都用青瓷筒整齐装着,轩辕昭才猜到太妃的用心,于是看向身边的萧清影。谁料萧清影倒像个没事人般,不知他是看见了,还是装作看不见。
“皇帝,你比秦王成婚要早三年,没想到秦王却比你先一步为人父,若你不做这皇帝,哀家也不同你说这话,你须知道......你的子嗣是为了延续宗室血脉,可不是为了哀家。”太妃将檀木珠串盘在手上,见了姬消才
放下,命宫人沏了茶来,气氛尚算融洽。
“是,儿子明白您的苦心,我成婚三年还没有子嗣,确是我的罪过。”姬消笑着入座,还未坐稳,就察觉到一只熟悉的手悄悄绕到他腰间,狠狠掐了一把他的侧腰。
他自然知道那只手的主人是谁,正是自己刚说出口的话触怒了他,轩辕昭才对他“略施薄惩”,那手狠辣极了,直掐得姬消额上冒汗,却不敢惊动了太妃,想他腰上该是没有完肤了。
轩辕昭跟着姬消在并州过了三年,一直听不见动静,不是怀不上,而是姬消怜他辛苦,不想让昭儿在关外受那十个月的折磨。
“知错能改才好,既然皇帝也有此意,这就更好了。”太妃说完,又看向轩辕昭和萧清影,脸上的笑淡了一淡,“先皇昨夜托梦给哀家,说他有一件心事未能了却,便是没能亲眼看着消儿的孩子出世,先皇辛苦了一辈
子,消儿临走前亦未能见先皇最后一面。难怪先皇心中遗憾,乃至于夜半托梦,再三地嘱咐,哀家心里何尝不是感伤?”
“嘶......”姬消狠狠一皱眉,一滴冷汗从他额角滑下来。
“陛下不高兴?”轩辕昭收回手,在袖子里弹了弹指甲,姬消勉强挤出一个笑来,说是被茶水烫了舌头。
“亚父说的是,父皇流连不去,正是因为心中有憾,有件事儿子说出来怕是您也不敢信,父皇不单给亚父托了梦,他也给儿子托了一个梦。”姬消哪能不知太妃口中的“梦境”只是编造出来压制他两个宝贝的,太妃生
怕他不肯纳妃,竟把先皇也搬出来了。
先皇虽不在世了,他的声明倒被滥用,既如此,他也胡编乱造一个。
“哦?还有这等奇事,皇帝都梦见什么了。”
“儿子梦见父皇的魂魄隐居在一片青山绿水间,那里的水尤其清澈,青山又是那么翠绿,水里映着群山的倒影,要不怎么说那是梦里的仙境,若人间也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儿子宁可不做皇帝也要去那里隐居。儿子见父
皇面带愁色,一问之下才知道父皇是放心不下儿子,所以将我的离魂引到此处,可巧说的也是家里的事。”
“父皇说,我因为他的去世,迟迟没有后嗣,后宫又缺了主事的人,内院不比前朝,一旦乱起来,就是做皇帝的也理不清。儿子劝父皇早日登仙,他却不肯,直言喜欢这里的山水,要生生世世都隐居在此。亚父您说,
这个梦是何意思?”
“幻境之语,又岂是哀家能参透的,萧公子既有好文采,何不替皇帝解一回梦?”
太妃推说不懂姬消的梦,他又如何能知道此梦是真是假,说真又未免太玄了些,说假,姬消编造起说辞来总是一套接着一套,狡诈如徐威也被他生擒过,太妃真真辨不出来。
只有萧清影知晓他这是一派胡言,太妃忽然要他解梦,可真叫他为难了。
“清影只作浅薄猜测,先皇大抵是要陛下尽快立后,以正后宫。”
“消儿,哀家猜先皇是要你好好甄选合适之人,替你主内,也是......眼看着秦王的孩子就要出世了,你的兄弟们都比你要子嗣兴旺,也难怪先皇如此着急。哀家请你来,也正是为了此事,这里是御府拟好的画像,你
尽管挑几个喜欢的,择日册封入宫吧。”
“这些也不急,既然要册封,索性一起封了,您说呢?”
太妃见姬消并不抗拒,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也罢,他能答应就是好事。
“皇帝既这样说了,就一切遵你的意思去办,哀家会让御府拟几个封号来,皇帝亲自挑选,册封了便是。”
“何必舍近求远,儿子心里早拟好了轩辕的,就选‘华阳’二字,轩辕的名字里有一个昭字,岂不呼应?只是到了清影这里,儿子怎么也选不出一个好的来。”
“陛下怎么到这里就想不透了呢?先皇既对您说不肯离开那仙境,陛下何不想想,山水之青翠,水为媒,青山作聘,合起来就是一个‘清’字,先皇爱清,不是已经替您做了决定么?”轩辕昭说完,急忙又将额头贴在
地上,“轩辕不该妄作推测,请陛下,太妃恕罪。”
“寡人竟没有想到!”姬消一叩桌子,笑出了声,“说得妙极了,亚父,儿子竟不知道父皇已替我选好了人,原来踏破铁鞋,此人居然近在咫尺!”
“倒不如好事成双,儿子决定立清影为后,再封轩辕为华阳夫人,再择日册封余下的。”
太妃略有不悦,若是姬消一来就说要立萧清影为后,他尚且还能阻拦,可如今他有先皇“托梦”,太妃再不喜欢萧清影,也不能逆了先皇。
“皇帝是有分寸的人,你既决定了,哀家也不便说什么。萧公子到底年轻,能不能担起这重任,哀家的心还悬着。”
“清影......”
“太妃,轩辕如今要认一个错,之前替我做账对账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萧公子。太妃担心萧公子年轻,不能主事六宫,可在轩辕看来,没有人比萧公子更合适了。”
姬消与轩辕昭不谋而合,两人一唱一和,在太妃跟前将萧清影送上了皇后之位,逼得太妃无言以对,只能放手。萧清影一时间不知所措,他从未想过要做皇后,偏偏又碰上姬消的手,后者将他往前带了一步,笑道。
“清影,还不给太妃谢恩?”
“萧清影谢太后恩典。”
册封皇后是六宫的大事,御府接了圣旨,这便开始着手准备典礼所需的宝册宝印,萧清影既已得了圣恩,不久也将迁宫。
奈何萧清影心中反而乱成了一团,他来不及去信到萧府,转身追去了桐芳台。
“轩少!”
轩辕昭闻声停下脚步,回头便见萧清影匆忙追上来,似乎有什么急事。
“萧公子莫不是高兴过了头,连回宫的路也忘了?这边可是去桐芳台的。”
“你何必还在这时候取笑我?”萧清影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轩少,我真不懂你,为何你要在殿上推我为后,你在陛下身边时日分明比我长,你这样做,是他的意思,还是你故意要和太妃作对。”
“你把这件好事想得也太复杂了,哪里有这样多故事。”轩辕昭轻轻一笑,“陛下一早就有心立你为后,只是今日才编了一段话,不过是要忌着太妃罢了。”
“你说我在他身边的时日比你长,可你又是否知道,你在他心里的时间,怎么算都是在我之上的。依我说,这皇后还是你做最合适,”轩辕昭顿了顿,又道,“这可不是我故意取笑你的话。换了是别人,我第一个不服
,唯独你公正不阿,既得陛下的心,又得我之意。我若有你一半本事,就算你不说,我早就向太妃讨要凤印了!”
萧清影心下稍定,从前也是他在轩辕昭背后主事,如今只是被他二人合力推上了台,若说为难,却也不难,他最担心的倒不是这个。
“轩少,清影想和你定一个君子之约。”
“你且说来。”
“萧家人丁稀薄,清影没有亲兄弟,更少有挚友,自我入宫以来多得轩少关照,萧清影生平知交有三,你是其一。我爹时常说,权欲会蒙蔽人心,故我不愿做皇后,如今既不能推托......我和你约定,不论将来如何,
我不谋你,你不妒我。”
萧清影的话缓缓从轩辕昭心头流淌而过,不知为何,他独爱这位萧郎的温润,他自幼对人戒备颇深,不易与人交心,萧清影的这番盛情,着实令他触动。
“若我哥哥尚在人世,算来也和萧公子一般大了,机缘难求,你如此真心待我,轩辕岂有不允之理。”
原来萧清影这样匆忙来追他,只是怕日后人不如故,揉碎这段来之不易的交情。
御府送来的画像最后只留下了四张,皆封作良娣,还未册封,先行赏赐。其中得到赏赐最多的有两人,一个是蔡侍郎的长子,小字飞玉,其父蔡氏是新皇登基之后崛起的新贵,蔡氏在朝中打压苏家有功,蔡飞玉便依靠
着父亲是有功之臣得以入宫。
另一人的来头可不小,他的身份比蔡飞玉更耀眼,追查上去,家里竟与苏太后同宗,是太后的表亲。此人名唤苏傲文,一个“傲”字极尽张扬,倒是颇有苏家的气势。
余下二人,一个是新任监察御史的高氏之子,扬州高家原来是经商大户,因其兄长领了一份皇差,任粮长尽心尽责,高灵凡有幸被征了画像,一跃从平民成了宫妃。
还有一幅画像被压在最底下,那是淮南王的次房庶子元小冬,淮南王世代承袭,到了这一代,封地已经大大不如从前,说是郡王,却寒酸窘迫,元小冬是被家里当做“贡品”送来京城的。
淮南王也是姬姓,可这位王族后裔却不姓姬,元小冬自出生以来便体弱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后来只好随妾室姓元,因在冬季出生,便取了个贱名叫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