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政见分歧
小说: 南国有风 作者:飞豆雾花 字数:3636 更新时间:2019-09-22 03:26:22
“皇儿来得正好,寡人正有一事想问问你们如何看待。”玲珑帝令宫侍呈了一份濞国使书上来,又道,“濞国使近日送了这份使书来燕梁,请求我们瑶国出兵镇压漾国之乱,不知皇儿有何见地?萧公子若有不同见解,也不妨直言。”
什么濞国使书,那恐怕已经是经过审议考量之后的结果,根本不由他人改动,如今拿出来谈论,不过是父皇想看看他的这些儿子之中,有哪一位最称他的心意。
姬消思及此,不由愈发觉得盛会无趣,不如出宫散心来得愉悦。众人贪看萧郎,自然没有什么可说的,姬消摸了摸鼻尖,挥手唤来身边的宫侍,命人去换了一壶茶,再抬头时,却见对面席上,一位黄衫公子正低头把玩着面前盘子里的点心。
姬消见他那一副认真的模样,连点心里的馅料也被他一一挑了出来,幸亏是无人瞧见他这举动,否则定要惹来旁人的嘲笑,堂堂的皇子竟然在苏后主持的盛会上举止轻慢,敢这样做的,恐怕也只有姬孝舒一人了。
然而此刻,姬消并不觉得孝舒的样子很可笑,反而很是感慨,要他听大哥这一番高谈阔论,倒真不如学孝舒低头研究研究点心馅儿。
“臣儿以为,濞国同我瑶国已是几代的同盟,漾国长久以来都蠢蠢欲动,实在是一个隐患,就算濞国不请书,瑶国也应该出兵镇压叛乱,维护瑶濞之间的友好邦交。”
“君上之言有理,只不过濞漾互为邻国,此去平息动乱,又如何能保证两国日后不再争执?下臣以为,出兵只能博一个义气之名,绝非长久之计。”萧清影初次在殿堂之上论政,因而一字一句皆在腹中反复斟酌,不敢怠慢,“也许陛下能回复濞国使,是否愿意将两国邦
交从结盟改为归顺。”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瑶国与濞国结盟至今已有百年,一直繁荣稳定,萧清影的言论注定夭折,可姬消却第三次将目光锁定在了萧清影身上,从一开始的“不过尔尔”,到眼下,他竟有些欣赏起萧清影来。这位萧家公子,着实不简单......
“濞地早于瑶国发源,瑶濞之间的结盟也是瑶国君主努力了几代才换来的,从结盟改为归顺,恐怕濞国大王不会同意,甚至可能会以为瑶国轻视邦交,会让百年的友谊毁于一旦。”
“皇儿所言甚是,萧公子的见解太过大胆,恐怕只会流于空想,并不现实。”玲珑帝显然更中意公子锦的想法,苏后打开折扇,倚在玲珑帝身边摇动阵阵香风,他见萧清影抿了唇不再抒发己见,便微微一笑。
萧清影果然还是涉世未深,他的确才情过人,但却分不清在这长乐宫中,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是苏后的一言堂,任何反驳公子锦的言论都会被压制,苏后不达目的则不休,此刻若有人碍了他的路,他必定怀恨在心。
“陛下,萧公子是初次入宫,濞国送来的使书既然还未做决断,那么说一说又何妨?即便只是一个空想,也未尝不有趣。”
对面的姬孝舒仍然盘腿而坐,埋头捣弄着盘子里的糕点小食,掰开来,在手指上捻开馅料,嗅一嗅,浅尝几口,一会儿皱眉,一会儿饮茶。
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兀地横插进来,惊得姬孝舒也抬起头来,朝那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苏后说的是,既然还没有做决断,那臣儿也有一言,不知是否也会沦为空想。”姬消不知搭错了哪根筋,竟然从自己的席坐站了起来。
“楚冷君有何高见?”苏后敛去笑意,面上虽无不悦的表情,但姬消仍然十分让他头疼,银烛夫人也没有料到儿子会在这时跳出来,他有些惊讶,又不知这小子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有什么话不能在日后说,非要在这会儿招惹苏后。
萧清影略略有些吃惊,从进宫到现在,他从未注意到席上这位楚冷君,或许是其兄公子锦身上的光芒太过耀眼,这才使得他移不开双眼,他俩虽未谋面,但楚冷君的大名萧清影在宫外亦有听说。
郑公子口中只知风花雪月,追逐罗裙的脂粉客,大抵也是楚冷君的生平写照,此人酷爱弄武,又风流多情,对于酒色一向来者不拒,他的人格颇有些复杂。
“濞国位于瑶国之南,毗邻处就是漾国,而漾国边境又接壤敌国,此处关系复杂,濞国为长治久安而请兵无可厚非,但敌国仍在漾国边境虎视眈眈,臣儿对此,以为萧公子的提议实在过人,结盟已经不适用,除非归顺瑶国,方有能力抵抗漾国的骚扰。”
这男人的身上有一股灼人的朝气,来势汹汹,有不可阻挡之势,若说萧清影在公子锦身上所感受到的是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那楚冷君给他的感觉就是侵占,如野火席卷草原那般张狂,连他的眼神也仿佛是滚烫的。
“萧公子,想不到在这里竟也能找见知己吧?”苏后一笑,更令萧清影疑惑,可他对于楚冷君的为人却不敢肯定,生怕他又是爹爹所说的,专爱投其所好毫无原则之人。
“是啊,君上与下臣所见略同,可华照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濞国大王毕竟贵为一国之君,归顺瑶国,岂不是要濞国从兄弟邦交沦为臣国?若我是濞国大王,一定也不会点头同意。”
“所以我瑶国大可以满足濞国所求,出兵镇压漾国之乱,但在这之前,必先用兵亡濞。”
萧清影猛地一惊,脑中竟顿时变为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去接姬消的话,殿上只有苏后颜色不变,但观他身旁的玲珑帝已是皱起了眉,这句话无疑是太过火了。
“消弟,濞国乃是我瑶国的友好之邦,你怎能说出这样的话,这岂不是要父皇撕毁两国盟约,坏了这百年安稳么!”
“皇兄,过去依时势所需,瑶国与濞国才结成联盟,可如今的局势已经大为不同,你又如何能保证两国能继续安稳下去?今日出兵镇压的是漾国人,可他日被镇压的,又知是谁?”
“君上的言论远比下臣大胆,可无端挑起战争,只怕......”萧清影竟有些不敢同姬消对视,哪怕苏后戏称他俩是堂上唯一的“知己”。
“身为瑶国人,当然要站在瑶国的立场上,今日毁去区区一纸盟约,他日方能成就新秩序,皇兄,你未免太不知变通......”
“早就听闻楚冷君之勇武天下无双,今日一见似乎更胜传闻,只不过在对外邦交的策略上,要善战却不好战,君上......有时候勇武若是用错了地方,那可就是鲁莽冲动,唯恐天下不乱了。”说话的人恰是一位后妃,在资历上乃是姬消的长辈。
“此言差矣,本宫倒觉得锦儿应该好好跟楚冷君学一学功夫,陛下,”苏后挽住玲珑帝的手臂,笑道,“你还记得锦儿小的时候又瘦又矮,分明是大哥,却还没有姬消长得高么?锦儿若是能学弟弟勤练武功,也不至于会时常染病了。”
听到此处,旁座上的银烛夫人已有些面色不佳,苏后分明借此嘲讽他的消儿是个粗鲁武夫,更笑姬消对武学的钻研,只能用来强身健体,除此之外百无一用。
殿上,那黄衫公子坐在席间,眼见得两位皇兄因政见不同而争执,尤其是姬消还被父皇的后妃如此讽刺,在苏后面前,居然连银烛夫人的颜面也不顾。
黄衫公子立马起身离开坐席,玲珑帝见姬孝舒站了出来,不由得满脸讶然,他这个儿子性情独特,向来不问世事,只爱钻研些吃吃喝喝的东西,怎么今天却忽然对政事起了兴趣?
“孝舒,莫非你还有别的看法?快说来听听。”玲珑帝对姬孝舒颇有些好奇,相对于姬锦、姬消来说,他似乎对孝舒没有过多的印象,姬孝舒在白芨夫人身边长大,其父在后宫亦是个不甚起眼的小妃,因而他的成长自然无人关心。如今一见,不想孝舒也已长大成人了。
“臣儿所知浅薄,当然不像两位兄长这般有远谋,有见地,”姬孝舒恰恰站在两人之间,一身黄衫既不抢眼,也不失礼,“臣儿只有一点小小意见,这宴席上的糕点用料实在有些乏味,既然是赏花会,苏后宫中的鲜花又如此美丽,那为何不以鲜花为馅,做一桌百花宴?
那样不是更衬气氛么?”
“哈哈,白芨,孝舒的想法倒很有意思,你平日也是这般教导孝舒的么?”姬孝舒突然岔开的一席话令玲珑帝再次笑开,也轻巧地引开了姬消点起的火,可白芨夫人却笑不出来,只觉得儿子实在太不像话,竟然丢人丢到了长乐宫。
“额......孝舒自小便酷爱研读食经,乃是无师自通。”白芨夫人说完便朝姬孝舒瞪了一眼,可后者却视而不见,反而继续详谈如何将鲜花制作成宴席,姬孝舒说得精彩绝伦,不知不觉就令人口齿生津,竟有些饿了。
“公子舒的提议果然浪漫雅致,不知下臣可有幸一睹公子所说的美食?”萧清影微微笑过,紧张的气氛已经完全消散,他不禁多看了姬孝舒两眼,直觉他是个有趣的人。
“萧公子是尊客,孝舒正有此意。”姬孝舒抬头望去,请示了父皇,在得了玲珑帝点头同意之后才脱下外袍,系上庖丁的围裙,握起了厨刀,当着众人做了一席百花宴。
姬孝舒一面处理着食材,一面又瞧了几眼一脸不甘心的姬消,他忽然笑了开来,露出一口洁白贝齿。
“消皇兄,可否劳烦你帮臣弟打个下手?”
姬消根本不在意让他人看笑话,在濞国的事上,他绝不退让,这便是他心中的原则,哪怕为此他要与苏后对抗,与姬锦对抗。
“有劳了。”姬孝舒就知道他的消皇兄不会拒绝他的好意,萧清影自然也瞧得出来姬孝舒的苦心。
“陛下,公子舒与君上之间的兄弟情谊,真让臣下羡慕。”萧清影的话更让玲珑帝喜欢,兄友弟恭,试问有谁不喜欢这样的画面?姬孝舒不动声色地拍了拍姬消的后背,仿佛在对他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萧清影转身,不经意又再一次对上姬锦的双眼,然而他的神情仍然带着微怒,一时之间未能扭转过来。萧清影怔住,笑容也僵在了嘴角,姬锦见萧清影这不尴不尬的模样,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谁料在他勉强挤出笑容之下,萧清影反而偏开了脸。
萧清影不解,也十分疑惑,为何方才会觉得难堪,他只不过是为姬消说了几句话,但却在后来与姬锦相对时,生出了一丝背叛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