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总想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
小说: 总之,就这么穿越了 作者:秋楠枝 字数:2104 更新时间:2023-05-02 09:59:07
要真算起来,卫应许如今的地位在宫中自是不必多言,而能入得宫中之人,哪个不是耳目聪慧之人,皇帝待谁如何,底下人看的清,自然也会区别以待。
*
三日之后,中秋佳节,皇帝在宫中设宴款待百官。
只是今日毕竟是皇家大宴,楚凌岳心知卫应许刚进宫不久,怕他不清楚一些皇家规矩惹了事端,特地召来夏侯宁替了他的班,使得卫应许成了这偌大皇宫里唯一的‘闲人’。
“夏侯侍官,许久不见。”卫应许笑着招呼道。
先前几次见面时这人淡漠的态度让卫应许多少有些受打击,自那之后也卫应许就学乖了,不在想着生硬的跟对方套关系了。
“嗯。”夏侯宁果然还是那般淡淡的态度,朝卫应许点了点头。似乎旁人的情绪态度,并不能影响他分毫。
“陛下还在里面?”夏侯宁压低了声音问道。
“是的,陛下还在里面看折子,回头在晚上宴会前,需得提醒他沐浴更衣。”卫应许回答道。
“好,劳烦卫大人了。”夏侯宁侧身略过卫应许推门走了进去。
“宁儿来了。”门内传来楚凌岳的声音。
过分亲昵的称呼,让卫应许不由得心中一闷。
按理说,夏侯宁是楚凌岳的伴读,两人自幼一起长大,感情好是应该的。
但夏侯宁在楚凌岳登基后,既没有选择离宫,亦没有入仕,反而留在宫里继续做着个小侍官,实在是令人费解。
楚凌岳待夏侯宁也有那么几分不同,明面上不曾显露,但却多少有几分藏不住的‘纵容’。
甚至是自己的御书房中,都有那么一栏书架上摆着夏侯宁专门用来打发时间的‘杂书’。
“唉~不想了不想了,想多了糟心。”卫应许摇摇头,不愿因为一些有的没的去捕风捉影,反而做累自己,何必呢?
*
皇帝设宴,自然整个宫里都在忙前忙后的布置张罗,卫应许被夏侯宁‘抢了活儿’反倒成了最清闲的那个,晃晃悠悠的便到了御膳房。
“呦~这不是卫大人么?今日怎么有空来此?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宫里的个个人精儿,看着现在卫应许受宠,那御膳房的总管便亲自迎了上来。
“没事没事,今儿陛下放了我假,我得了空便来看看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卫应许左右打量,像是在找什么。
这次入宫时间长,小皇帝突然‘赖’上他,他也抽不得时间出宫,而宫里头又向来管得严,整日里待在小皇帝身旁时他是滴酒不沾。
但他这人吧,还有那么点馋酒。这日子一长总喝不上,难免心痒得慌,便想着来御膳房‘揩点油’。
“咳咳,没事没事,你们忙你们的,我就随便转转。”卫应许笑着说道。
但那眼睛却瞄向了放在一旁的酒坛。
那管事儿的顺着卫应许的方向看去,会意的一笑。
“卫大人平日伺候陛下辛苦,这膳房的东西都在账上,不过在下那里却有几坛陈酿,是自家做的,大人若是不介意,一会儿我差人给您送去?”
“那怎么好意思···”卫应许推据道。
“唉!要得要得,那些个都是自己家里做的,大人莫不是嫌弃了?”膳房管事不由分说的引着卫应许走了出来。
“厨房里乱得很,大人您放心,您且回房里等着就行,一会儿啊,我就差人把酒菜给您送屋里去。您平日里辛苦,今日就解解乏。”
“如此,便劳烦了。”卫应许见着目的达到,便不再多留,转身朝着自己的小院儿走去。
要说这‘得宠’的第二个好处,便是这衣食住行有了极大的提升。
单是这‘住’,卫应许便早已从那几人一间的房子里搬了出来,得了个独门独栋的小院子,看着也算别致,只是平日里少有能呆在这儿的时间便是。
回到院子里不多时,便有小太监提来了一个食盒,里面装着几盘冷碟热菜,倒也精致。
卫应许打发了小太监,从那食盒底下取出酒坛,扒开盖子,便有一阵醉人的酒香扑面而来。
“好酒!”卫应许猛灌了一口,入口绵长,倒也算是难得的佳酿。
一个人喝酒,多半喝的都是愁绪和自得其乐,原本那些个小心思,一不小心便容易被放大了去。
“哼,楚凌岳这臭小子,说什么怕我坏了规矩,不就是怕我给你丢人么!卫小爷我是那么蠢笨之人么?”卫应许喃喃自语道,“一天天的忽冷忽热,搞不清楚在想什么!对着夏侯宁就事事都顺着他,竹马就了不起了?明明太后姑母都说了,我俩才是先遇见的,这个臭小子倒好,见了面一句都不提,我看你才是最笨的那个,什么都能忘。”
卫应许这边‘借酒消愁’,宫宴之上亦是一片沉闷。
*
原本好好的中秋之宴,却因为北疆战乱之事,让整个宴会的气氛变得格外凝重。
“陛下,臣斗胆,北疆蛮人这几年越发猖獗,眼见着入了秋,蛮人向来不适耕种,定然会有所异动,侵犯我朝边境,此前的几次突袭明显是他们的试探,若我们一味忍让,只会让他们气焰更加嚣张。”兵部侍郎起身说道。
“张侍郎此言差矣,那北部有众多小国,列国之间纷争不断,本就自顾不暇,若我们此时强插一脚,那置与我们交好的友邦于何地,张大人难不成想让我们背上个背信弃义的名声。”不待楚凌岳答话,便有另一朝臣站了起来说道。
“李大人久居京城,自然不知道边陲百姓的辛苦,那些个小国明面上同我们交好,私底下没少来边陲打秋风,这时候还要做什么‘高风亮节’的名头,怕是要被人轻瞧了去。”那兵部侍郎摇头道。
“我朝好不容易得来了这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才几年,此时贸然动兵,必然劳民伤财。张大人怕是只顾着自己的‘颜面’忘了这国本应当是民众吧。”李大人讽刺道。
“行军粮草耗损巨大,新政刚刚推行,国库本就不充盈,侍郎大人家中的账,怕是也从不过问吧?”
“你!”那兵部侍郎自是气不过,“李大人既然说我国库不充盈,何不趁此机会将北境小国拿下,向我朝纳贡,亦能宣扬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