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大火
小说: 君友帝恭 作者:停风 字数:2504 更新时间:2023-04-15 19:00:00
跟小女孩道别,宋子清便转身快步赶回了安府,一路上不由得有些好奇,这柳直要和自己说什么,搞得这般神神秘秘的。
老样子翻墙进院,避过几个下人来到柳直屋前,犹豫了一下,抬手推门走了进去。
柳直坐在桌边,手里拿着笔不知道在写些什么,听见动静只是抬头淡淡瞥了一眼,“先坐,等我写完药方。”
之前给小女孩开的药方虽然起了作用,但他还是觉得尚有精进的余地,索性宋子清把人带走后,又埋头研究了起来。
城内的尸体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目前有多少难民已经出现了相应的病症尚未可知,早些准备总没错。
城内有药房和大夫,只要提前预防控制,也并非做不到,但柳直还是想出一份自己的力,以大夫的身份。
宋子清见他在忙,没有出声打扰,走到桌前给自己倒了杯热茶。
茶汤橙黄明亮,上面飘着一两枚尚未完全舒展开的叶片,看样子是新沏的,轻抿一口,那山野里阳光雨露滋润的的茶味便萦绕于舌尖,涩苦中带着一份淡香与清甜,用来解他的宿醉恰到好处。
柳直一直没听见他的动静,便又抬头去看,只见宋子清神情有些恍惚的捧着一杯茶,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我的茶可还好喝?”
“嗯,尚可。”宋子清应了一声,也不嫌烫,直接将茶水喝光。
温热的茶水被吞进肚里,感觉五脏六腑都滋润了起来,舒服的他眯了眯眼。
“呵,你倒是有口福,这可是我亲手制的,便宜你了。 ”柳直笑着与他打趣,低头又去研究他那药方。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这壶茶确实是为他沏的 ,或许是出于大夫的本职,想着宿醉还在野外过了一宿肯定不好受,他本打算让人喝口茶缓缓再送人离开也不迟。谁成想他话刚说完宋子清把小孩往胳膊下面一夹便翻出了院子。
还是个急性子的。
半晌,柳直才抬起了头来,摸着下巴皱眉又再看了几遍,“嗯...这样应该就可以了。”
“你把那小女孩送到她家人手里了?”放下手里的药方,柳直话锋一转,看向坐在对面不远处的宋子清。
宋子清摇头,“她没有家人。”
“哦。”不知道为什么,听见他说那女孩没有家人,柳直心里没由来的抽了一下,但还是装作满不在乎的应了一声。
“黄昏时分可能会将这两天搜集的尸体焚烧掉。”
“非要这样?”
“啧,这样最省时省力,虽然有些对不住那些亲属,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柳直咋舌,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蚊子。
死都死了,那还能在乎那么多仪式,连活人都搞不定,谁还有心思在死人身上下这么多功夫。
这个话题显然有些沉重,见宋子清沉默不语,柳直认命的叹了一口气,“哎,两位大人今天出发去扬州了,不知道能不能带个好消息回来。”
宋子清皱了皱眉,“去扬州是做什么?”
“当然是去买粮啊,买粮,不然城外哪些人都吃什么。”
每年时逢六到八月,是徐州的汛期,这个时候徐州的雨水格外的多。
但是这水患也不是第一次,所以有了之前的经验,这里的民众往往不会积赞过多的粮食,反倒是会被扬州的几个大粮仓高价收走,统一储存,这样就算是徐州发了洪水,也能很快从扬州买来粮食,解决难民的温饱。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衣食住行便是生活的全部,他们不关心今天谁做皇帝,明天谁当丞相,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过于遥远。
他们只知道能让自己过上安稳日子的便是好君王,其余的什么国家大事并不是他们该关心的,也插手不了。
要是放在往年,这件事根本不算什么大问题,朝廷只需要一道旨意,并象征性的减免一些朝贡和赋税,问题便迎刃而解。
可是今年的情况明显与往年不同,百姓不会想到是有人在给他们的新皇帝使绊子,只会觉得这皇帝无能得很。
或许这正是某些人的目的。
“可好买?”宋子清问他,却见柳直重重的叹了一声,摇了摇头,起身双手背在身后站到窗前,窗户纸有些泛黄,上面还残留着雨水打湿又晒干之后的印记,也不知道多久没有换过了。
宋子清这话说出口他就后悔了,也是,如果好买哪用的着朝廷命官亲自去,但既然不好买,想来就算去了也没什么用。
“你可知扬州刺史是何许人也?”柳直没有回答,反倒是问了他一个问题。
宋子清自然是不清楚,摇摇头,又想起柳直是背对着他的看不见他摇头的动作,只得开口道,“不知。”
……
离开安府,宋子清带着柳直交给自己的那张药方再次来到了城外临时搭建的住所,将药方交给一旁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人手里,嘱咐给有发病症状的人按这个服药。
有了临时落脚的地方,总算是能在一些人脸上看见些笑意,但绝大多数人依旧是神色呆滞,有的在低声啜泣,有的则放声嚎哭。
营帐不远处不知何时已经被人挖出来一个大坑,大坑边上架起来很高的一摞柴火,这会正有人不停的往上摞着尸体。
虽然用布裹着,但还是免不了散发出一些腐臭的气味,有些还往下不停滴着混浊的液体。
周围盘踞着一层又一层的蚊蝇,远远望去,黑压压一片,让人浑身发毛。
等各项事务筹备完毕,已经是黄昏时分,就连时间,都与柳直所言相差无几,城中负责警戒巡逻的士兵已经尽数被调到此处,把整个营地围的密不透风,生怕有人接受不了冲进火堆里。
“放!”
随着领头的官兵一声令下,早就在两侧候着的士兵排成一排,将手中的火把扔了出去,火把触及身下的柴火和布料,一下就燃了起来,火苗蹿的老高。
身后人群压抑许久的情绪也终于在这一刻爆发,瞬间哄闹起来,好在被围着的士兵尽数挡了回去,宋子清就站在远处观望着,看不出来什么喜怒。
突然有一个小孩从人群里挤了出来,一边哭一边往火堆旁跑,嘴里不停的哭喊着什么,一旁的将领忙伸手去拉,结果扑了个空。
宋子清见状身形一闪,眨眼间便来到小女孩眼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小女孩本就歪歪扭扭的辫子被挤的毛毛躁躁,怀里抱着哪个娃娃一边哭一边抹眼泪,嘴里轻声喊着娘亲。
“别过去。”宋子清开口,他身后一尺左右的地方,便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烧焦的臭味,灼热的气浪翻滚,拍打在他后背,宋子清皱了皱眉,将人带的远了些。
小女孩听见熟悉的声音,擦了擦眼泪抬头看了一眼宋子清,身子抖了抖,哭的更厉害了,宋子清不擅长安慰人,于是犹豫着将手轻轻放在小孩头顶,目光看向 远处的火堆。
残阳似血,染红了一片天空,热浪不停的吞噬周围的空气,烫的周遭的景色都卷曲变形,耳边充斥着人们悲痛欲绝的哭喊与啜泣。
宋子清藏在衣袖中的拳头紧了紧,大火,哭喊,血腥气味,一切都与那日的情景别无二致。
深吸一口气,宋子清蹲下身子,抚去小孩眼角的泪水,将她的脸掰正,好让她将眼前的场景深深地铭刻在心底。
“抬起头,好好看着,送你娘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