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危机初显
小说: 君友帝恭 作者:停风 字数:2271 更新时间:2023-03-26 22:33:24
—英亲王府
“…废物!一群废物!”
“连个人都找不到,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江玉英怒火中烧,抬脚便踹了过去,地上跪着的人结结实实的挨了这一脚,身子抖了抖,依旧没敢说话。
太液池,据说是大启的开国皇帝江景殊由梦中所感而建造,亭台楼阁,水榭花堤,从各地运来的奇珍异植是应有尽有,美轮美奂。
昨日他在太液池遇见江怀瑜之后,脑海里突然闪过裴太后说的那句话,鬼使神差的,他迈步走了进去。
里面别有洞天,环境幽雅,外面是三伏天的大太阳里面却时不时有一丝丝凉意传来,也确实如他母后所言,在曲径蜿蜒的尽头,是一座小小的院落,小巧精致,但并没有人生活的痕迹。
江玉英说不上来自己当时为何要进去,但他总有一种感觉,或许会碰到哪位宋公子。
“再探!他肯定就在皇城里,找到了直接用哪个东西,给我把人带回来。”大手一挥,地上的人眨眼间便消失在屋内。
原来就在几日前,多日派人苦寻无果的江玉英,怀揣着死马当活马医碰碰运气的想法,抬脚踏进了醉生楼三楼一处雅座。
不得不说醉生楼不愧是皇城最壕的花楼,周围尽是些富商贵胄的宅院,倚着围栏,放眼望去,楼台殿阁,绿水花繁,粉墙青石,一派典雅华美。
耳边传来琴师婉转悠扬的曲子,望着眼前的美景,江玉英若有所思,手指下意识沿着杯沿摩挲,指尖传来冰凉细腻的触感,半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不知道那人的肌肤触碰起来是否同这般,想到这他眼中光芒暗了暗。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并非明君,所以他没有丝毫要争皇位的念头,倒是自己的母后一直耿耿于怀,让江怀瑜坐这个位子,其实是最明智的决定。
因为他那皇兄远不如看着那般谦逊,坐看鹬蚌相争,何乐而不为呢。
望着下面热闹的街道发呆,视线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格外扎眼的浅青色的身影,霜发如瀑,一如他那日见到的一般。
谦谦君子,淡然如水,清尘出世,宛若谪仙。
此刻坐在对面茶馆的人,不是他心心念念的宋子清还能有谁。
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工夫。
朝身后摆了摆手,几个深色的影子四散开来,转眼便不见了踪影。
宋子清会出现在茶楼里也不奇怪,因为他正在跟踪卫川,是的,会光明正大的跟踪的,或许也就他这么一个。
从许允处得知了卫将军府的方位后,他不顾许允的阻拦当夜便前去刺探情报,如他向江怀瑜说的那般,卫语曼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问题,出在他这个做父亲的卫川身上。
那夜他在屋顶上观察了许久,待到子时准备起身离去,却发现有几个看着略显贵气的中年男子从卫川书房走了出来。
而卫川也表现的很谦卑,亲自出门一一送走了几人。
他心中好奇,便挑了一个看起来最年长的悄悄跟了上去,看着人进了一处比卫将军府还豪华一些的宅院,他默默记下门匾,准备找机会问问许允。
而眼下,他又尾随那几位大人来了此处,他有信心让对方察觉不到自己,但为了掩人耳目,还是挑了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本想凝神去听他们几人的谈话,但奈何茶楼内人声鼎沸,无从探起。
江怀瑜给了他三日时间,如今已经是第二日,或许自己应该先去找许允问问那几位大人的身份才是。
从醉生楼出来不久,宋子清便察觉到身后有几只老鼠跟着,让他心里有些暗暗吃惊。
按理说自己跟踪那几个人的时候隐藏的很好,不应该被发现才对,难道是哪些人?
这么快就追到了这里?宗门距离皇城他可是用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虽说他路上胡乱逃窜比较多,是误打误撞进了城。
眼下在皇城并不好动手脚,如果真是哪些人,反倒要小心为妙,宋子清稳了稳心神,一头扎进手边一条小巷子,他的白发显眼,需得找个地方避一避。
此时正值八月,秋老虎烧的厉害,白日里依旧闷热,除却摆摊的小贩,闲暇时间百姓大多都守在家中或是街上酒馆茶楼,如此一来街道上倒是几个人了。
当然守在这些地方事出有因,一来避暑,二来解闷。
譬如醉生楼这种排场的去处,里面隔几尺便会有去年冻好冷藏的老冰,用来解暑最是不错。
“…驾…”远远传来一声马儿的嘶鸣,街道两旁原本还人声鼎沸的酒楼茶馆瞬间安静了下来,人们纷纷伸长脖子,探出脑袋,想看看到底是谁在闹市纵马。
只见来人胯下一匹枣红色骏马,马蹄趵趵,声如擂鼓,裹挟着滚滚烟尘从众人面前狂奔而过,疾如闪电。
看的众人皆是一愣,人群中有人眼尖,认出来那人身上衣服的制式,便说了一句,“刚那人衣着制式,我看着好像是朗家军啊!”
“什么?朗家军?”
“哪个朗家军?”
“哎呦你傻啊,大启有几个姓朗的将军。”
一句话顿时让围观百姓炸开了锅,议论纷纷,而他们口中的朗家军,不是别人,正是神武将军府,神武大将军朗逸尘的亲兵。
朗家世代为将,以现任神武将军最是出名,三年前,北寇突然来犯,得知消息的神武将军以六十八岁高龄,全然不顾其子朗仲堪和一众大臣的阻拦,毅然决然率兵出征,抵御外贼。
算算时日,如今也该回来了。
兴圣宫内,方才当街纵马的年轻亲兵已经跪在了江怀瑜面前,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信封上只写了一个大大的叙字。
“陛下,此乃朗小将军亲笔,请陛下过目!”
北边终年雨水稀少,多是沙地,可不知为何,眼前这位亲兵鞋子制服皆是湿漉漉的,江怀瑜本以为是路上不谢不停的跑,汗水浸湿了,便没有在意,接过信封看了起来。
信里密密麻麻写满了几张纸,看的江怀瑜不禁皱起了眉头,将手中书信尽数叠好,双手背在身后,江怀瑜揉了揉有些胀痛的太阳穴,开口问道,“朕问你,信中所言是否属实,你们又是否是从南边回来的?”
“回陛下,心中内容末将不知,但朗将军率我等从南边回来此事确实不假,路上……途径扬州一带,发现此地百姓流离失所…”年轻的亲兵说到这声音哽咽,见江怀瑜不语,以为是他不信。
“陛下,末将所言句句……”
“好了,你们朗小将军信中已经写的很明白了,你且回去告知你家将军,就说此事朕方才知晓,若遇危机情况由他自行定夺,待回来再议,切莫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