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小说: 锦鱼记事 作者:齐刘海砍樵 字数:2278 更新时间:2021-06-05 19:06:09
阿锦跑回敖鲭的身边,脸蛋儿有些红扑扑的,“阿戟,我没找到小萝卜……”
敖鲭低头看他,阿锦揣紧了敖鲭的腰带,“帮我找到他好不好?”
敖鲭抿唇不语,那个小童命数已断,敖鲭早就看出他命不久矣。
然而过了半晌儿,敖鲭抬手抚了抚阿锦的脑袋,只说了一声:“好。”
阿锦眉开眼笑,眼里迸发出那种由心底涌现出来的快乐,“就知道阿戟最厉害了!”
敖鲭拍拍红皮大葫芦,眉眼温柔地笑道:“来,先给城中百姓送药。”
阿锦傻傻地望着敖鲭的笑容,冷不丁回过神来,盯着又大了几分的红皮葫芦张大嘴巴。
“一直抱着它么?”阿锦傻乎乎地问道。
敖鲭笑眯眯地应他,“是啊,要一直抱着啊。”
阿锦以为要家家户户去送药,正愁眉苦脸呢,结果有一个小吏跑了过来,对着敖鲭施了一礼,道:“郎君这边请,太守大人正在安抚百姓。”
城中的大钟响了三声,城中百姓纷纷抬头看向城东,这是召集的响钟。
已有一些面带病色的百姓朝东走去,他们拖着一副病恹恹的身躯,其中有相互搀扶的老夫妻,也有一些年轻力壮的伙计,都以为是救济粮来了,带着布袋或是粗碗,就这么慢吞吞地挪动着。
这副模样一半是饿的,一半是病的。
下山来布施的清泉寺和尚也在城东超度,握住一个又一个百姓的手腕念经祈福。
阿锦看了一会儿,又跑回大葫芦旁边,单手抚着葫芦嘴儿念道:“葫芦葫芦,快快显灵!”
这似是而非的咒语也不是从何处学来的,只见那红皮葫芦当真泛起微光,阿锦抱起它倒出一碗绿莹莹的草药汁儿,还是热气腾腾的。
太守大人看了半晌,连连道:“这、这……仙人赐药,是内城百姓之福也!”
这里的仙人并不是指天上的神仙,而是指凡世间的修仙之人,是为尊称罢了。
敖鲭敛袖立在一旁,看着阿锦费劲儿地倒出一碗又一碗药汁儿,任由小吏分发下去。
城东的动静惊动了南边的青城山道士,见城东生气勃勃,五柳道人亲自前来拜访。
隔着一条街就闻到了草药的灵气,五柳道人惊异地扇扇鼻子,当真嗅到了丝丝缕缕的灵气。
谁如此大手笔?动用了仙草熬制一剂祛除疫气的药汤子。
更何况这仙草并非千百年生的,这灵气浓郁到凡人皆可闻,发散在城中倒使人神志一清,顿觉胸中郁气散了泰半。
五柳道人抚了抚齐整的长须,沉吟片刻,道:“难不成今早的异象,就是有人熬制这汤药?怪不得……”
身畔的小道士也跟着嗅了嗅,目光灼灼地回禀五柳道长:“师叔祖,那异象是清泉山那边传来的。”而城东正是那帮和尚的势力范围。
五柳道长仙风道骨地一甩拂尘,扬扬袖子,脚不沾尘地往城东去了,自带神仙光环。
他喃喃自语:“那帮子和尚这么大手笔?本以为是山僧野庙,不曾想竟是看走了眼……”
阿锦抱着个大葫芦巍颤颤地倾倒出来,身上跃动的灵力一点点流逝,额间若隐若现的鳞片让敖鲭暗自叹息。
果然还是太勉强了了么?
只要灵力快耗尽了,阿锦就会显出本相,似人非人,似鱼非鱼,轻而易举被人瞧见那古怪的模样。
敖鲭打出一道灵力,助他掩藏本相,索性拖过一个大水缸,让阿锦将药汤尽数倒进水缸中。
阿锦轻轻呼出一口气,越来越多的百姓看这个娃娃给他们倒药,天上的三个太阳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独留一个明晃晃的光圈,一眨眼也不见了。
天色骤然一暗,不一会儿太阳又缓缓出来了。
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声:“天狗食日!”
呼啦啦一群人跪了下来,紧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敖鲭皱眉,天狗食日并非如此,初时太阳是一口一口被吃掉的,并不是整个消失,倒像是谁把太阳盖住了……
惊慌的人群很快就安静下来了,都等着太阳整个从天狗嘴里跃出来。
当阳光照映在青石砖上,低头趴在地上的人们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这才集体松了一口气,那声音大得很,并不被人们衣摆间摩擦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所掩盖。
阿锦眨了眨眼,刚才那日光灼人,他才没有抬头去看呢。
一不小心,手中的葫芦倾倒过度,汤药撒了一地,一群野狗不惧人地凑过来,嗅了嗅阿锦的衣袍,又舔舐起地上的药汁儿。
“嗷呜~嗷嗷呜~~”那群狗很是乖顺地舔干净那汤药,低低垂着尾巴,左右扫了扫又退了回去。
阿锦连忙扶着大葫芦,见它快有自己那么高了,不禁拍了拍它的肚子,“葫芦儿肚量果然大,咕咚咕咚响哩~”
敖鲭看见恢复秩序的百姓,也不多说,就拢着袖子站在一边,也不知想些什么,脸上难得流露一丝困惑。
五柳道长捏着一柄玉拂尘过来,自然有识得他的百姓给他让路,五柳道长就这样畅通无阻地走到阿锦跟前。
另一旁的和尚以为他来砸场子,纷纷站起身,手持佛珠竖目而立。
阿锦眨巴眼睛,问道:“你也要尝一口么?”
五柳道人慈和地笑一笑,“好,贫道有礼了。”
那五柳道人捏着子午诀见礼,阿锦手足无措,竟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五柳道人眼中精光一闪,“原来小施主是佛门中人。”
阿锦急于辩驳,反倒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一直咳嗽个不停,一张小脸都憋红了。
他才不要当和尚!他要吃肉的!
五柳道人呵呵笑,径自捏起一盏汤药,嗅了嗅:“香!真香!”
阿锦好不容易才顺好气儿,听见他夸汤药香,忍不住得意道:“这是我熬的,还有肉味呢!”
五柳道人惊奇地哦了一声,原来肉还能入药啊?当真是长见识了。
“不知是什么肉?”五柳道人虚心请教。
“太岁肉!”阿锦答的是又迅速又响亮,唇角翘得老高了,一副你快来夸我吧的表情。
五柳道人不明所以,也跟着笑呵呵地连连点头,“原来是太岁肉啊,果真稀奇!”
太岁在《抱朴子》中有记载,五柳道人也一直有所耳闻,只是未曾尝过罢了。
只因历朝帝王都将太岁当做禁脔,只允许帝王享用,寻常人更是不得见。
五柳道人是见过土太岁的,仿若猪肉般,身上还有一圈白膘,只是不知太岁可以熬煮,记载中都是捣末服食或是泡水而饮,未曾见过有人蒸煮过太岁。
敖鲭头疼地看着阿锦的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不就找到了一墩不寻常的太岁么?那小模样哟,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的能耐。
敖鲭摸着下巴,琢磨着怎么压一压阿锦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