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青莲濯足水沾裳(5)
小说: 重生之盗门县令 作者:皈祎 字数:2172 更新时间:2020-05-24 20:41:10
回到客栈时天色已经全黑了,今夜无月,浓云厚重如幕将天宇粉饰得漆黑一片。
白曲躺在床畔,呆呆的望着天花板上被烛火映出的光影。
烛火扑朔,光影迷离。扑朔迷离,让白曲怎么都无法安心下来。胸口似压着沉重的石块,催促着他要快一些找到沈沐。
他拿出怀里的那张字条又开始研究起来。沈沐那词句不通的上半阕到底是什么意思?本就对诗词没有半点研究的盗圣爷爷第一次感到懊悔。
“饭不吃,觉不睡。这样下去,名巧手没找到,你先垮了。这怎么成?”苏誉用脚踢了踢他的腿,示意他往里头睡一些。
“我怎么可能会垮?三爷你别忘了,当年我俩大战不也是多日不眠不休,我不还是把你打的四处乱窜?”
“不是你四处乱窜,还躲到青楼吗?”苏誉说道。
“呸,你才躲青楼。我那是为了带你开开眼好吗?”白曲撇了撇嘴,挪了挪身子,给苏誉留了个位置。
苏誉笑了笑脱了鞋,同他躺在一块,与他一同研究那纸上的线索。
“你说沈沐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白曲牢骚道,“那小子以前说话就爱卖关子,现在出事了也把线索藏着掖着,写了一首狗屁不通的词。”
“也许当时歹人就在身侧,名巧手不宜声张。”苏誉分析着,耐心给白曲讲解道,“诗词作线索,往往藏头之处必有含义。”
可是白曲将每一句的开头第一个字连起来念一遍,念完之后还是什么也没读懂。他不满道,“这小子以为猜灯谜吗?写的那么复杂!”说完正要气急败坏的将纸条揉成一团摔在地上。
苏誉忙伸手取过他手里的字条,说到,“我懂了。”
“你懂什么了?我都没看懂,你懂什么了?”白曲一脸纳闷,刚刚苏誉看的时候也没看懂,怎么自己要把纸条扔掉的时候他就懂了?
“你方才说灯谜。”苏誉穿鞋下床,将纸条放在案上展平。
“灯谜?”白曲光着脚跟着他走到案边,见他拿起笔沾着朱砂在上头圈圈画画。
苏誉道,“水瀛相衔,流水澄清这不是灯谜上猜地名常用的题目吗?”
白曲忽然懂了,他拍案道,“水瀛相衔流水澄清指的就是瀛川!”
那么如果这一阙的每一句都是一个灯谜的话,那就很好办了。也许破解了灯谜里藏着的地点,就能沈沐所在的地方了。
白曲立即有了兴致,抡起袖子也抓了纸笔开始破解沈沐留下的线索。
可是没破解一会儿,白曲就发现了除了瀛川能猜出,后面的几句又是不通的了。他烦躁的抓了抓头发,撇头看着那旁的苏誉还在拿着笔画着什么。
男子清俊的面容在那因夜风不断摇晃的烛光中似蒙了一层轻柔的薄纱。白曲愣了一愣,想要伸手把那薄纱揭下,可谁知道刚一伸手碰到的却是男人温热光滑的脸颊。
手似乎被什么烫着了,他悻悻地将手收回,直盯着自己的手发愣。
“怎么了?”苏誉抬眸看着那还在数自己手指的白曲。
白曲干笑了两声,忙心虚地把手藏在背后,生硬地转移话题,“三爷你都解出来了?”
“差不多。”苏誉说着,将自己破解出来的誊抄了一份交给了白曲。
白曲一看,心内惊呼:不愧是苏誉!
词的上半阕几乎被苏誉给解开了。纸上陈列着苏誉工整的字迹,一笔一划,一字一句都加以分析,得出合理的解释。
“水瀛相衔,流水澄清。”——瀛川
“金木火土缺一。”——无水
“双木近夕,草木依云。”——梦芸
“瀛川,无水,梦芸。”白曲念出声,不甚理解的挠了挠头,“瀛川我知道是什么,无水和梦芸是啥?”
“梦芸应该指的是梦芸智者刘晓棠,江湖中曾传闻梦芸智者就栖身于瀛川。”苏誉说着,伸出手指向无水二字上,淡淡道,“而这无水,应该是梦芸智者所居住之处。”
“那沈沐他是什么意思?”白曲还是不解,他从没听说过沈沐和刘晓棠有什么关系。
苏誉道,“我想名巧手定是要我们去找梦芸智者,将后三句给破解出来。”
这后三句苏誉也没怎么看懂,但是心里还是有数的。他的目光停留在“无极”二字上,眉心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翌日一早,二人便出发打听关于无水有关的消息了。
梦芸智者其人学识深若渊池,所以二人去了瀛川各个角落找名为无水的书院书塾。可是从白天打听到了傍晚,二人却是无功而返。
回到客栈,白曲把下巴砸在大堂的桌子上,生无可恋地喊道,“无水无水,哪有人取这么奇怪的书塾名?沈沐这小子是不是耍我?”
苏誉伸手招呼小二倒茶,而后将倒好了的茶水放到白曲的面前,“或许无水不是书塾的名字。”
“无水?客官是找无水坊吗?”倒茶的店小二忽然说道。
“无水坊?”二人齐齐问道。
小二摸着下巴说道,“就是城中的一家染布坊。不过我听说坊主性格古怪,几乎也不开门做生意。二位客官如果要染布,可千万别去那儿。”小二说着,还善意的提醒道。
原来无水并不是书塾的名字,而是染布坊的名字。可是即使是染布坊的名字也还是很怪异啊,毕竟染布需要用水,没有水又怎么染布的呢?
不过仔细想来这确实有梦芸智者的风格。毕竟梦芸智者刘晓棠在江湖中也是赫赫有名的怪人,从没人见过他真面目不说,更是没人知晓他的任何事迹。
唯一流传在江湖间的传闻还是最不切实际的。
相传先帝曾读过梦芸的笔墨,赞叹不已。差人要将梦芸接入宫中封官进爵。
可谁知梦芸连桌上写好的书都不顾,连夜出逃。待先帝手下的人赶到梦芸家中哪里还有人影,除了桌子上未截稿的《百侠奇绝名录》外什么都没找到。
至此《百侠奇绝名录》流传江湖间,人人传颂。而文人刘晓棠不出仕也被当时的读书人称作怪人。
稗官野史多是戏说成分在,不切实际的地方比比皆是。且不说先帝是十几年前驾崩的,再者那时候刘晓棠《百侠奇绝名录》上的大多数奇侠都还是扎着冲天辫哇哇大哭的小毛孩子。
先帝如何赏识刘晓棠的笔墨?十几年前又怎么流传《百侠奇绝名录》一书呢?
不过犹是如此,刘晓棠怪人的名号依旧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