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游
小说: 金公子请自重 作者:九郎A 字数:2013 更新时间:2020-02-17 18:46:07
南乾十四年正月十五
这皇城脚下的陵城,可谓是最为的热闹非凡。
姚常安的小院儿,位于陵城锦河镇上的庄和村里。这锦和镇上,早就张灯结彩的了。
集市上的商贩们也早早的摆起了摊,这天还没黑呢,锦河镇上已经先热闹上了。
庄和村里虽然没镇上这么热闹,但也是家家户户的都透露着喜悦。
姚常安见学生们听讲得很是不认真,便摆了摆手道:“今日且先这般罢。”
底下的学生一听姚常安这话,高兴的都合不拢嘴,收拾着书卷一溜烟的就跑了。
姚常安看着他们着急溜窜的身影,有些伤神的坐到了前厅正中央的交椅上。
往常这申时的课得到酉时才会放堂,但这天的姚常安却先放学生们走了。
一个两个都听不进姚常安讲的东西,强留着听讲也没意思。
他知道这天是花灯节,来他这小私塾里来听讲的,个个都准备着要去镇上去凑热闹。
虽然是爹娘带着去,起码也得戌时才能去镇上,但这帮学生的心早就先飘去镇上了。
姚常安也就比往常早了半炷香放堂。
“先生,戌时咱们都要去镇上,先生可会同行?”
问话的是姚常安学生里最大的一个女学生,名为柳心柔正值金钗之年。
按理说她这个年纪,家里就该为她物色成婚人选了,但柳心柔的爹娘似乎并不是太着急。
姚常安沉吟片刻,才道:“我……我去了也没意思,还是不扫大家的兴了。”
柳心柔面上有些失落,“先生您权当出去透透气罢。”
姚常安见柳心柔一脸的恳求,才无奈的道:“我会去的。”
“好,那先生戌时可一定要来村口。”柳心柔说着,扭身欢快的连步子都轻盈了。
姚常安看着前厅空荡荡的,就只剩他一人了。
他这小破院子,连私塾都不能算是。前厅被他收拾了出来,安置了几张矮桌,对应的放了几块团蒲。
绕到后面,便是姚常安休憩,居住的地方。有个不大的厨屋,除此之外便是他的房间。
这间屋子虽然不大,却包含了很多的作用,姚常安的书房安置在了屋内的一角。
书案边上便是窗户,白日里坐在这边看书练字是甚好的。
其实姚常安“书房”可不止占了这窗边的一角,这角角落落能摆上书的地方,都让姚常安的书占去了位置。
他的书不少,都是以前好不容易才留下来的。但以前他有书屋,现在却只能摆放在房间内。
这间不大的房间里,除去书案便只剩一张不大的床榻。
虽是拥挤了些,但姚常安倒还挺是欢喜的。在他看来,一抬手便能拿过一本书籍,这感觉也挺不错的。
答应了自己的学生一块儿去赏花灯,他自是要说到做到的。
看时辰差不多了,姚常安起身去了后院。
他这小破屋,说是间茅草屋倒也确实,不过那是以前的事儿了。
刚开始这确实是间茅草屋,不过后来把孩子送到姚常安这儿听学的人多了,这村子里的人知道他的也就多了。
学识低且朴实的村民们,很尊敬他也很感谢他。姚常安给人讲学不收人钱的,但好些村民不给他银两,却会给他送来大米。
姚常安一般也不会客气,会收下他们赠送的不多的大米以及肉食。
大抵是因为姚常安的两袖清风,又传授了他们的孩子学识,大伙儿都挺喜欢姚常安的。
姚常安这原先的茅草屋,在后来村民的帮助下也荣升成了青瓦顶。
姚常安来到了他不大的后院,这里靠墙角的地方种了颗杏树,现在这个时间树枝光秃秃的,看着并不雅观,但这到了季春孟夏,这小院儿里头,便是另一番光景了。
与这不相符的是,离着杏树不过十尺左右的地方,竹条扎入地里,围成了块小菜园儿。
菜园子不大,但姚常安自己种些菜,倒也够他的平时所需。
姚常安去菜园子里摘了两颗小油菜,便去了厨屋。
姚常安一个人,通常吃的都比较随意,通常为了省时他都会选择煮些面食。
但其实就是他厨艺不精,做的菜味道都不尽人意,虽然他也会自己研究,但现在并不是个好时机。
等姚常安用了食,见时辰差不多了姚常安带上他的小木门便去了村口。
远远儿的,姚常安便望见柳心柔朝他招了手,姚常安快两步的走了过去。
“是姚先生啊,也是去镇上凑热闹?”跟姚常安搭话的是柳心柔的父亲。
姚常安抿唇轻笑这点了点头,“跟着一块儿去凑凑热闹。”
“这天儿镇上指定热闹的紧,我听说还有舞狮的……”
柳父偶尔会到镇上去卖些小玩意儿,对这镇上的事儿知道的便也多些。
一听姚常安也是去凑热闹的,他便跟姚常安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姚常安听着,倒还有些惊奇,没想到今年的花灯节居然还有舞狮!
“谁家的老爷如此有兴致,竟请人舞狮给大伙儿看?”
“咳……”
“姚先生还不知道?这当然是金家的老爷,出手阔绰请大伙儿观舞狮啊!”
经他这么一说,姚常安心下便了然了。
这金家在陵城都是出了名的,金家是做布匹生意的。但这金老爷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原本不大的小家业,到了现在他家的布匹生意,扩散到遍布了整个陵城。
虽然这锦河镇并不是陵城的中心,但却因为金家的布行,为不少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不过我听说啊,这舞狮其实是金家的大公子请的……”
“听说,是为了哄醉春楼一姑娘的欢心。”
姚常安走在一旁听着,不禁觉得有意思。
这人居然会为了哄一个风月女子,花如此大的价钱?
“这金大公子是……”
“先生不知?”
“这金大公子的风流可不止咱锦河镇出了名,估计整个陵城对他都是未见其人,却先闻其名。”
姚常安并不爱去打探这些风流韵事,不晓这陵城都认识的“大人物”也实属正常。